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玩转战国 >

第25章

玩转战国-第25章

小说: 玩转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魅耍毓闹首樱慧既顺莆跋萄艟钡墓迂贰
“主上安好!”
“主上真是好精神啊!”
农夫们和奴隶们对他们的主上的爱戴,全都写在他们那憨厚忠直的脸上。虽然爱戴这位新主子,众农人却只是站在田中,向公子胤行了个注目礼,然后又去忙活手中的农活。全然不像别家封邑上的领民那样,看到君上出行回归,便跪在路旁,夹道迎送。
这并不是领民以为少年好欺,怠慢公子胤,而是因为去年公子胤参加秋猎途中发生的一件事情而引起。
去年秋天,楚王烈突然宣布举行围猎。平时就好弓善射,又是得公主青睐的公子胤,自然被邀会猎。正当他一行人离开质子别院(就是庄园所在)到猎苑的路上,却突然发现一只狡兔从金色的田间窜出;公子胤一时兴起,就与众扈从纵马追猎。
结果那只狡兔命不该绝,没有被他捕到;而大片上好的待收膏粮,倒是被他和从手下的马蹄践踏得不能再入人口。等他发现已铸成错误时,便懊恼自己的冲动。于是作为补偿,公子胤立刻下马而立,以手中长鞭指天为誓,当着众有之面宣布道:从即日起,公子胤封邑之百姓,如果正在劳作者,便不用停上手中工作,向他施礼。还进一步宣布,那些卖身契约将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销毁,消息传出,奴隶泪奔。
公子胤也一直忙与它事,基本上忽视了对封邑的管理,可是封邑上的税收,领民向封君无偿服的劳役(如筑城、守城、服兵役等等)总还是要有一个人来管理的吧――贤惠的秦兰儿,便成了紫山封邑的实际管理者。
当年楚王赏赐公子胤对公主的救命之恩,就给了他一个封邑——紫山,除了有挺拔山势、美丽的紫气,其实是一片相对平贫瘠的土地。
楚国地处南方,其土地本来就是不很好,种不出什么好庄稼。人家魏韩的农田里一亩可收4石粮,秦国的关中、蜀地膏腴可收6石半;到了楚国,一亩能收上2、3石粮都是好收成了,多数田地都只能收1石半的下田,而紫山的田地,就是这样的下田。(战国一亩为200平方米。一石为现在30公斤,这里指未加工的粮食)
按战国时代的制度,一户人家由五六名有血亲之人所组成,分得一百亩左右田地,就叫一户食邑。而咸阳君的封邑多半中下田,一户食邑,一年不过能产出两百来石粮食;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就要18石以上――人口多的户生产出的那一点粮食,连自己吃都不够,更不要说交纳税收给公子胤一家了。
公子胤得到封地的头两年,百姓们交不上粮,希望用徭役抵消税收。曾经走南闯北的秦自仁深知领民的辛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甚至打算免于了百姓们用来抵消税收的徭役之苦。
不过,在秦兰儿的干涉之下,紫山百姓还是用徭役充作税付。在那两年里,他们为自己的新主子服了很重的徭役。一到农闲,紫山一带的百姓不做别事,只是怨声载道地为自己的封建主挖渠修沟……谁也没有想到,两年之后,渠沟修成,流经紫山南、北两河之水,潺潺而入,被引到了他们的田中,那些只能种出1石多粮食的田地,也成了可产粮5、6石的上好熟田――到了这时,再也没有人咒骂咸阳君那个狠心的夫人了。
仅仅是数年之间,曾经被不稼不社的贵族老爷们视为只可当春赏桃花,秋看叶红去处的紫山,这片曾经贫瘠到连居住在上面的百姓都不能养活的土地,居然在一个半老女人的手中变成了山水田园诗般人间天府。
可是先为生死之事忧心,后为儿女之情所累的公子胤并不知道,在兰儿精心管理下的紫山封邑内,徭役、赋税都轻于楚国,所以吸引了不少百姓投到咸阳君门下为民。很快紫山不过一县之地,人口就从三千户涨成了一万户,可是食邑还是那三千户。经过几年的精耕细种,原来地力平平的土地,也成肥沃的粮田――人口上的压力暂时没有暴发出来。可是秦兰儿心中知道,紫山的安泰之景不过是表像,因为人口的原因,这片土地迟早会发生一些让谁也不忍看到的人间悲剧。
虽然她也希望公子胤能再立新功,得到更多的封邑,以缓解人口压力,可她又怕祖父所说的“树大招风”,害了公子胤。她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她还是恪守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不让她的公子胤为钱粮琐碎操心。
公子胤的车马不过一餐饭的时间,就到了封邑所在的小城。
第三十七章 遇贤者
    小城虽小,功能却十分齐全,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公子胤在周围百姓敬畏和爱戴的目光下,走进了他在封邑的别院,别院的样式十分简单,白砖黑瓦,简单的颜色,简单的装饰。
从外表看去,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别院,里面竟然藏有千金的粮食、千斤的财宝。
把秦兰儿送到了别院的所在,公子胤却径直往外走去,身边的扈从试探的问道:“殿下当往何处去?回紫山别府?还是去这小城逛一逛?”
公子胤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扈从带路,一行人往小城的南面走去,可这回却被堵在了路口。
“殿下,前面好像又有侠士械斗,把道给堵了……”扈从之一垫脚一望,虽没有看清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却还是用习以为常的口气向公子胤报告道。公子胤点头示意,身边的铁卫会意,一骑士翻身下马,挤进了人群,没多久的功夫一返而回,“回秉殿下,前方不是械斗……”后面的话声被公子胤打断,“走,去看看!”
终于在人圈中看到一老一少两人。老者一身麻衣粗布,以背依墙,跪坐在一张有些破旧的苇席上;而少者显然是老者的童子,乖巧地立在老者身边。
童子看围观之人又多了一圈,便又大声吆喝起来:“算命!算命!”
当童子吆喝一圈之后,又听到内圈众人七嘴八舌道:“我听说过用龟甲卜卦,用铜钱卜卦,还有就是通过测字观相来算命,却没有听说过用歌声来作卜算命的……还说算得不准不要钱……这里就是好啊,什么样的新鲜事儿都能看得到啊!”
“殿下,您听听……您要不要也去试试!”扈从见公子胤目有神光,立刻建议道。
公子胤虽有几分意动,可他的身份却不能让他随意表态,“先等等吧”。
却听闻人群中不时暴发出啧啧称奇之声:老丈真是神人啊……了不得了,太准了……老人家是住在哪坐仙山上的半仙啊!
众人的称赞终于把公子胤引到了人堆深处。
他走到老者面前一看,但见老人家面相慈睦,却又带着几分长者的威严,虽是一身君子之气,可又有一丝黄老道风,这副皮囊倒也不错,公子胤心中赞道。
“老人家可是为人算命?”公子胤走上前去,行了个拱礼。
老者看了看公子胤,祥和地回答道:“君这等人物,也来算命?”
老人家可否为我算上一卦!”这一回公子胤行了揖礼,恳请老者道。
要算命,按这老者的规矩,那就要唱歌,他缓缓起身,挺拔而立,又看有竹鸳从宫墙之内飞出,于是由景而发,歌由心生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
歌到一半,公子胤却有心为难老者,故意停顿了下来,笑而问道:“《小雅》,说得是亲戚故旧在一起饮宴叙谈。”
说完之后,又他很是得意地行了长揖礼;“这首诗的意境正好与我的的心境向反,我看你又能怎么说!”赵括想道。
“哎……非也、非也,殿下错了。这诗本是欢庆之乐,却被殿下只唱了半段,却成了孤鸟求友不得的悲鸣――不吉,不吉啊!看来殿下您现在是心有所失啊……”老者摇了摇头,叹息道。
公子胤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他说对了!公主菲已经有一两个月没来质子府了,公子胤颇有几分担心。
“先生可知我所失为何?”公子胤强装做镇定,又问道。
“矧伊人矣――想来,殿下所失之物,是一女子……”老者捻须回道。
“哦……”公子胤现在只剩下赞叹与惊讶之音。
“殿下……老夫不知有一话当说不当说?”老者试探道。
“先生请说!”公子胤现在对此老者己颇有几分佩服,但却还不相信老者真能以歌赋而知人之未来。
“殿下长如此鸟鸣嘤嘤般意志消沉下去,便命不久矣;殿下之亡,虽是因伊人而起,却不是为伊人所害。害殿下是这‘伐木丁丁’!”老者将食指一立,指天而说:“鸟生于林,林木被伐,鸟将何去?人生于国,国家被攻伐,人将何从?殿下之命必会因国之衰势而终!”
“他当真预知楚国之衰,郢都之败!”此时公子胤已经哑口无言,所剩只是佩服和猜测:佩服老者有先见之明,猜测老者是否可知未来事。
可是公子胤身边扈从却对老者的“诅咒之词”大为不满,护主之心油然而生,厉声喝道:“楚国自庄王起,横行天下50来年,不曾遇到敌手;兵势强盛,国势更是兴隆――天下有几国可及,哪儿来的衰颓之象?这你老朽,当朗朗晴天,大言不惭,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看我不把你拿到郢都令的官府问罪!”
扈从正欲抓起老者衣袖,拿他见官,可手还没有靠到老者,却被公子胤制止:“李同……住手,怎么能如此恐吓一位老人家,难道你是个无父亲、祖父之人!”
“大公子,这老癫狂太气人了!”名叫李同的扈从狠狠瞪了老者一眼,算是给公子胤出气。
“壮士,你也歌上一曲,让我这老朽把今日最后一卦送你,可否?”老者嘴角微翘,以德报怨道。
“这……”李同不知所措,呆呆看着老者。
“怎么,老朽观看壮士一下,便知你是为有情有义而不惧生死之人,怎么却害怕知道自己的明日之事?”老者呵呵而笑,却不带一丝嘲讽之意。
“怕什么怕,歌就歌!我李同还不信你能把我说死了!”李同大口吞吐一番,便扯着嗓子歌道:“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秦风&;#8226;驷驖》,说得是众贵会猎――猎者,有征战之意。看来壮士将为国而战;只是壮士不是那翩翩贵骑,却是被射杀的野兽,而且壮士必壮烈于郢都城附近――悲哉,雄哉!壮士将为邯郸城中数万百姓而死,届时老朽可以已不在这郢都城,不能祭奠李壮士……就让老朽先拜过李壮士吧”老者一一道出李同之死,然后又向他行了叩首之礼;搞得本身气不打一处来的李同,不知如何是好。
“李同之死……”公子胤回思一二,又看了看如木桩般杵在那儿的李同,猛然回想到:如真有他公子胤的质子之行,之后必有秦军围攻郢都。当郢都被围之时,正是一名叫李同的小吏,组织城中壮丁出城以死相拼,才挡住了秦人的猛攻――是役,李同慷慨战殒。
“想不到此李同就是彼李同!”公子胤一把扼住正要要拔剑威吓老者的李同,用目光示意李同退下;看李同还如莽汉一般痴痴不动,公子胤又将其拉来身后,再次向李同摇头;然后他郑重其事地行了个长揖礼:“敢问夫子是……”
“我家夫子就是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学宫之长)荀卿!”老者身边童子心直口快,面带得意之色,笑对道。
“荀况!老丈,您便是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