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第7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华程度最低的自然是当今的印度尼西亚,海外华侨在印尼人口基数中所占比例并不大,而且之前印尼排华事件生后,共和国还大批撤离了不少华人华侨离开印尼,虽然后来印尼独立之后,不少华人华侨又回到了印尼参与经济活动从事各行各业,但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国家拥有是以土著人口为主,他们在政治上谋取真正的独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始终受到共和国的制肘,因为他们的都雅加达就有共和国的海军基地,加里曼丹岛对岸还有新加坡樟宜基地,在共和国强大的军事武力胁迫下,他们只能亲华。”
冈村宁次看似说了一通和日本南下攻略无关的话,但在场的将军们包括昭和天皇却都是听出了一些味儿来,日本为何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肯定不是为了帮助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牵制住同盟国,而是要为了自身的军事扩张战略着想,要想趁着千载难逢的机遇进入大洋洲,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才能真正让日本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所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战争毕竟不是儿戏,偷袭珍珠港就是为了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不能干涉到日本南下战略,让日本6海空三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攻城拔寨”完成侵略扩张,甚至在同盟国在太平洋地区起战略反击之时,就已经达到在澳大利亚扎稳脚跟的战略目标,但考虑到日本当前有限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借助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偷袭珍珠港,德国答应会给予至少过一百亿元人民币的战争资助,如果能夺下夏威夷群岛,三百亿元人民币的额外资助也会很快得到,以前风光无限的大日本帝国为何看得上这德国“施舍”而来的“战争奖励”?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战争胃口实在太大,必须要得到盟友的帮助,而刚才冈村宁次介绍到,独立已久的印度尼西亚虽然是共和国一手扶植起来,但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至今已经形成了y脱离共和国而谋求政治军事独立的思想。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的独立进程的确比较特别,当年荷兰政fǔ的一项法令引得各方冲突,并未遭殃多惨的华人华侨却引得共和国政fǔ和军队雷霆大怒,外jiao上狠狠的给荷兰政fǔ施加了压力、军事上更是紧锣密鼓的示威、撤侨工作也是紧跟而上,雷声大雨点小的阵势之下,其实就是在为印尼反殖民组织摇旗呐喊,事实验证了共和国的企图,因为194o年的12月15日,印尼反殖民组织主席贾巴尼和荷兰东印度总督范特鲁斯,在中方代表的监督之下,签署了印尼独立协议,12月15日也就正式成了印尼人的独立日。”
说话者便是日本参谋本部军情局局长西田义,他对这段由共和**事情报局策划的一起不成熟案例是比较熟悉的,当时的共和**情局还并未像如今这般强大而且任何行动都具有前瞻xng和战略xng,印度尼西亚的独立看似是以共和国的圆满胜利而结束,事实上当年扶植起来的印尼政fǔ虽然是经过印尼全体人民大选推举出来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种族构成复杂、人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经济结构单一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印尼政fǔ的行政职能一直低下,但印尼猴子的野心却是不小的。
194o年的贾巴尼不过是共和**情局扶植起来的一个印度尼西亚利益代言人而已,印尼独立之后,他的确是帮助共和国做了不少事情,在经济方面对共和国更是敞开了大mn,世界上盛产石油的重要产地之中,印尼的爪哇岛和苏mn答腊岛都是很有名气的,亲华的印尼政fǔ掌权之后很快就与共和国在各方面展开了合作。
能源、jiao通、通讯、电力等等,共和国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将印度尼西亚从农业时代拽进了工业文明时代,而且在共和国的帮助下,印度尼西亚拥有东南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军事武装力量,6海空三军皆装备的是清一的共和国武器装备,而在政治建设上,共和国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印尼拥有了比较完善的政治体系,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刚一过去,以贾巴尼为核心的印尼人民党就变质了,是印度尼西亚统治核心的印尼人民党内部生了政治剧变,亲华的贾巴尼被一心要谋求印尼政治独立的爪哇族人苏米特罗上台执政。
苏米特罗的确拥有不小的才干,长期生活在共和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影响之下的印尼人,在经济上是没有独立的、政治上也要听从共和国的指点,军事上更是不能胡1un动弹,共和国海军在雅加达驻扎的海军6战队和军舰可不是吃素的,然而苏米特罗恰恰迎合了印尼人的独立需求,印尼的矿产需要由他们自己开采、印尼的人民需要更高的福利待遇、印尼的军队也需要有自己的军工体系,总而言之,翅膀长硬了的印尼渐渐想要脱离共和国的影响力,谋求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地区xng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都拥有强国风范,而不是什么事儿都要听从共和国的调遣。
“印度尼西亚谋求真正独立的政治思cho是符合大日本帝国利益的”西田义中将看了看向昭和和冈村宁次,两人皆是认可的点着头,他继续说道:“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对于印尼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国家,共和国肯定也不待见,要不然马来半岛三大种族冲突事件生的时候,为什么共和国政fǔ宁愿从国内动用空军战略运输力量来紧急调派力量进入马来半岛,也没有就近动用驻扎在雅加达基地的力量呢?”
“很显然,共和国也已经知道自身的影响力是无法在印尼维持太长时间,而确保共和国在印度尼西亚的各方面利益不至于受到伤害便是共和国对印尼的底线,因为共和国既然能容忍贾巴尼被苏米特罗所取代,也就自然能容忍印尼猴子自己当家作主,
—://。。
第二卷中国崛起中国崛起第十章消除忧虑
更新时间:2012…3…67:30:40本章字数:5463
第十章消除忧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透了树梢的缝隙,落下斑驳的金倒影在干净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汇成了滚滚钢铁洪流,新一天里的上班cho又开始了。
6月1日苏德战争正式爆以来,世界舆论的重心不可避免的从日本身上转移开来,没人再关心自德国元特派大使施佩尔访问日本以来,日本国内出现的种种备战迹象,也自然没有人再去揣测日本到底是不是要准备参加战争,报纸、广播、电视,一切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新闻都是有关苏德战争的。
六月的阳光很是明媚,经济快展中的日本东京市区依然是一片繁华,公jiao车上照样人满为患、到港的轮船依然汽笛长鸣、起降的航班客机同样呼啸而过,战争爆的迹象似乎离日本人民很远很远,但远得并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日本的战争动员已经非常充分,由日本总务院制定的政fǔ战争动员计划和日本最高统帅部制定的军事动员计划,都于4月15日正式实施。
政治上日本总务院还尚未大肆宣讲任何有关南下战争战略的事情,而是在大肆加大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方面信息的报道,加深对军国主义思想的宣传,军事强国的思想随着深入浅出的各种宣传早已空前鼓舞了日本人民的奋斗热情,在一系列的军工企业大肆扩招、提升战备生产能力之际,踊跃参与社会生产的日本青年一代极大的满足了军工生产不断扩大的需要,潜移默化之间,在日本总务院的带领下,日本的工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已经向军事强国倾斜。
日本政fǔ正千方百计的囤积战争物资、生产更多的先进军事武器装备,而且由于思想工作的到位,日本军方的扩军备战工作也完成的相当顺利。
备战之前,严格实行士官制的日本海6空三军,在冈村宁次的鼓噪下,迅在将日本6军的第一至第十八的师团建制全部完成“全装满员”的快备战,本来就是全装满员的第一至第四等四个师团更是率先开入了四国岛展开疯狂的临战训练,尤其是登6作战训练,而其余6续满编的师团则也很快进入了整合训练之中,在素质较高的士官队伍带领下,这些装备了更好武器装备的师团都正以罕见的度快成长起来。
至于被日本6军视为重要战争力量的五个独立重炮师团,它们完成扩军备战的关键因素并不是缺乏高素质的兵源,数千万人口的日本拥有大量的优秀青年可供日本6军挑选,真正制肘部队完成战备的是武器装备,同样如此的还有属于正规建制的三个战车师团,它们对以43式主战坦克为代表的装甲系列装备旺盛渴求y望,和日本6军独立炮兵师对各种口径榴弹炮的渴望是同样的旺盛。
装备的匮乏源自于生产力的不如人意,在日本政fǔ的帮助下不断完成投入新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的日本军工企业们,经过近两个月的生产准备,军工生产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日本6军18个步兵师团、5个炮兵师团、3个战车师团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很快得到了满足,就连日本空军本来就满编制的十四个飞行联队也在不断扩建,而且除了满足部队列装的需求,日本的军工企业们已经开始为军队囤积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及其零配件,进一步提升军队的战争潜力,或者说是应急扩招能力。
现如今,困扰日本军队参加战争的最大阻力,并不是军队的数量不够多、战斗力不够强,也不是计划不够周全、缺乏行动的执行力,更加不是缺乏来自于日本政fǔ和人民的支持,而是缺乏足够多的经济实力以便支撑不断扩大的军工生产以及军队大量的实战训练,换而言之,日本没钱了。
上午一大早,日本总务院总理渡边正就被昭和天皇叫去了皇宫,在已经被各国承认的“世界儿童节”的昨天,昭和天皇才非常兴奋的和一大帮日本6海空三军将领以及众多的高级参谋们讨论着如何参战、如何以更小的代价赢得更空前的胜利,苏德开战的消息如同一针催化剂,让昭和天皇在内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穿着一身考究武士服的昭和像是一只被触怒的狮子,疯狂的绕着跪在地上微微颤抖的渡边正疯狂的咆哮,那份由日本总务院财政部拟定的报告,早已被昭和抛在空中,散落下来的一页页纸片像是飘落的樱hua一般铺洒在地板上,愤怒的昭和提着武士刀无数次的用脚上蹬着的木屐可劲儿的践踏那一页页报告。
“告诉我,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骂够了,喘着粗气的昭和坐在木桌上问道一言不泣不成声呜咽中的渡边正。
“帝国国家银行已经初步查明了原因,自新经济制度改革和政治改革以来,帝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原本金融大萧条时期形成的贸易保护政策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一降再降,到最终彻底放弃了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任凭展的日本国民经济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大量的法律空白情况下,呈现出了畸形化的快展态势。”
“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很好的解决了帝国人口基数大、社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但土地的买卖、房产企业银行借贷监管、房屋产权买卖、房价监控等等方面,帝国皆无认真对待,导致帝国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房地产投机商,大肆吹高房价营造了房地产的空前泡沫式经济,所带动的钢铁、建材、jiao通、电力等等行业的繁荣也只能变成昙hua一现般的虚景。”
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