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73章

永乐大帝-第73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妙锦从藏兵洞旁的陡峭楼梯往上猛跑,一口气跑上了城楼。她向城下一望,不禁愣了,大有怵目惊心之痛。只见城下各色旗帜如海,围城军队个个刀出鞘、箭上弦,连攻城云梯、火炮也都排列停当。

她一眼发现了骑在马上的徐辉祖,她便不顾一切地大喊:“大哥!”

徐辉祖并未听到,倒是方行子发现了她,便策马来到徐辉祖身旁,用手指着城楼说:“国公爷,你妹妹在喊你呢。”

徐辉祖吃了一惊,正发愣时,徐妙锦又喊,而且手里摇晃着朱棣的血书。徐辉祖便打马前行,一直走到吊桥下。

张昺高叫着制止他:“不可,太近了,万一城上放箭……”

徐辉祖回头说:“不至于吧。”为了防范万一,张昺还是向方行子耳语了几句。

方行子便从军阵兵士手中取来两只盾牌,扔给孟泉林一只,二人策马来到吊桥下,分别站到了徐辉祖两侧保护他。

徐辉祖仰头喊道:“小妹,你不能糊涂啊……”

徐妙锦在城楼上喊道:“大哥,我没想到朝廷这样步步紧逼,燕王虽有过失,可并没起兵反叛朝廷,他有血书在我手上,可这大兵压境,把燕王府包围起来,这是为了什么?”

徐辉祖义正辞严地说,燕王装疯欺君,私自招兵买马,蓄养死士,如今又列兵环阵对抗天朝,这还不是造反吗?

徐妙锦说:“这也是被逼无奈呀。”

徐辉祖说:“小妹,你自幼熟读经书,岂不知这句话吗?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岂可对抗?”

徐妙锦摇动着朱棣的血书说:“我原来也向着朝廷的,现在我看太过分、太不容人了。我担保燕王真的没想谋反,有他的血书为证。”

徐辉祖说:“你好糊涂啊,小妹。我是奉皇上上谕行事。你可告诉燕王,既写了血书以示不反,那就好办,让他一切按朝廷旨意办事,他还有救,抗旨就是造反。如果他执迷不悟,敢于惑乱纲常,那他就是乱臣贼子。你可跟他陈明利害。”

说罢,徐辉祖不再啰嗦,回马便走。忽然一声弓弦响,孟泉林手疾眼快地举起盾牌掩护徐辉祖后背,两只箭不偏不斜全扎在盾牌上。

徐妙锦发现了,回头大叫:“哪个混蛋敢向我大哥发暗箭!”他随后向发箭方向跑去。

就在徐辉祖也愤怒地回头察看时,又有几支箭带着蜂鸣声朝他射来,孟泉林和方行子左手举盾,右手举刀拨箭,虽都拨落,却有一支箭射中了徐辉祖左肩,他的肩头顿时流血,他身子一栽,险些落马。幸亏孟泉林用力扶住,把他挟到自己鞍前,带着他奔到了安全处。
《永乐大帝》第三十三章(6)
    张昺、谢贵见状,策马过来迎接。

随后,官军箭手蜂拥而上,边跑边向城楼发箭,城楼上的人全都蹲下身躲了起来。

见到哥哥受伤,徐妙锦在城楼上哭了起来,大声呼唤着“大哥”……

徐妙锦赶到发箭处时,早已不见了人影,地上只扔着几张弓。她气愤已极,拾起弓,痛心地流出了泪水。

柳如烟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他隐晦地笑着说:“小姐是在找射你哥哥的凶手吧?”

徐妙锦说:“听柳先生这话,你是知道谁是凶手的了?”

柳如烟讳莫如深地笑笑说:“你多余深究。依我看,他们本意并不想杀你哥哥。”

徐妙锦不解,那是要干什么?

柳如烟说:“小姐这么聪明的人还揣摩不透吗?这显然是火上浇油,让官军更愤怒,更加猛烈攻燕王府,燕王也就有了借口,只得背水一战。”

徐妙锦认真地思索片刻,觉得指使发暗箭的人太阴险了,她却没往朱棣身上想,她说:“先生把发暗箭的人告诉我。”

柳如烟说:“这事不好认真的,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说罢一摇三晃地下城楼去了。

徐妙锦又跑回了城楼。



徐妙锦在城楼上向城下俯视着,她看见人们把受伤的徐辉祖抬上了大轿,正要抬走。

徐妙锦一阵心酸,大喊了一声:“大哥!”

城下轿里的徐辉祖似乎听到了妹妹的呼喊,他回头向城楼上望了一眼,他看见妹妹在捂脸哭泣。

由孟泉林带人护送着徐辉祖的大轿走了,景清将已经誊抄好了的密诏送到张昺手上,张昺略看了看,便吩咐用箭射到城楼上去。

景清就对方行子说:“你来射吧。”

方行子接过密诏,把它卷在箭杆上,用红丝绳捆牢,策马走了几步,问景清:“不对他们喊几句什么吗?”

景清说:“我跟你去。”便从侍从手上接过马缰绳,上了马。张昺马上命令盾牌手跟上掩护。立刻有几个盾牌手随方行子、景清骑马跟进,另有两队射手也拈弓搭箭随同前往。

又到了护城河边吊桥头。景清冲城上喊:“你们出来听着!”

陆续有人从墙垛后探出头来。张玉倒是不怕,他挺身而立,问:“你有什么话说?”

景清道:“北平布政使司已接到当今皇上密诏,现将抄本用箭射上城楼,望你等立即呈交燕王朱棣承旨,按旨意一体遵办,如抗旨,你们看看城下大军,你们必将玉石俱焚。”

说罢,景清一挥手,方行子将箭嗖地一声射出,不偏不斜,射中了张玉的帽缨,又连同射落的帽缨一起,扎在悬挂红灯的圆柱上。

方行子跟前的弓弩手们齐声喝釆叫好,张玉吓了一跳,摘下秃了的头盔,又回头看看扎着帽缨的箭,也咕噜了一句:“好箭法。”

早有士兵拔下有密诏的箭送到张玉手中。张玉将那盔缨狠狠一丢,带着那支箭下楼去了。

柳如烟从城楼上下来后,回到公事房,闲来无事,与一书吏下棋,徐妙锦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哗啦一声将棋盘掀翻,她说:“都兵临城下了,柳先生倒有闲心下棋,你是没心呐,还是有心看热闹?”书吏吓得站起身就走。

柳如烟坐着不动,望着她,说自己人微言轻,扭转不了大局呀。

徐妙锦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柳如烟说,反过来说,她徐妙锦该去说,她的话当然是一言九鼎了。

徐妙锦说:“你倒会抬举我。我一言九砖也够不上,谁也不听我的,我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他确实很苦恼,左右为难。

柳如烟说:“你是够难的了。”他站起来要走。

徐妙锦说:“你别走。我找你有事。”

柳如烟说:“下一盘棋?”

徐妙锦说:“你知道什么事。我非刨根问底不可,在端礼门城楼上,到底是谁发的暗箭?”
《永乐大帝》第三十三章(7)
柳如烟说:“我说了,我不知道。”

徐妙锦说:“你知道,只是不说。不然你为什么说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为什么判断是有人火上浇油?”

柳如烟说:“你知道了是谁,你又想怎么办?”

徐妙锦说,她去告诉燕王,斩了他,然后把人头送到北平布政使司去,平息这场风波。这是乱上添乱,把燕王往火坑里推。

柳如烟说:“射箭手我不认识,可授意人我认识。”

徐妙锦问:“谁?”

柳如烟说:“小保子李谦。”

徐妙锦果然愣了片刻,她疑惑地说:“他管不着兵啊,他为什么……”她忽然若有所悟地说:“你是说,真正的授意人是燕王自己?”

柳如烟狡黠地说:“那是你说的。”说罢嬉笑着往外走。
《永乐大帝》第三十四章(1)
    只要攻城炮声一响,燕王府就众志成城了,谁也没有幻想了,朱棣欢迎朝向他开炮。梵文“六波罗密”是到彼岸之意,应乘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渡到涅槃安乐的彼岸。燕王就是这艘“六度之舟”。这是菩萨之意。天意岂可违?



东大殿密室门外,李谦、郑和像哼哈二将忠于职守地守在门口。

房子里只有朱棣和道衍、袁珙在。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只箭,还有皇帝密诏的抄本。

袁珙主张能拖一拖为好。等丘福的兵从暗道里进来再动手。

朱棣也承认,硬拚,我们占不着便宜,必须计取,最好是先把张昺、谢贵、景清诱骗到府里来,让他们群龙无首。现在魏国公受了伤,是个好机会。

道衍担心此计未必能奏效,咱们这杀气腾腾的阵势,张昺他们敢进来吗?

朱棣说:“可射封回书给他们,表示遵旨,但请他们把朝廷要逮捕的属官名册拿来,我们好按名册抓人。”

道衍说:“可以试试,他们未见得上当,若坚持要我们把人绑了送出去怎么办?”

朱棣决定先试一试。

徐妙锦走到密室门外,见李谦守在门口,就招手说:“你过来,小保子。”

李谦不动地方地说:“不行啊,我不能离开半步。”

徐妙锦说:“还有郑和呀,就问你一句话。”

李谦与郑和耳语了几句,不得不蹭了过去,问她什么事,让她快说。

徐妙锦忽然变脸:“什么事,你杀人的事。”

李谦吓了一跳说:“我的姑奶奶,你可别吓唬我呀,我从小连个蚂蚁都不敢踩,我啥时候长胆敢杀人了?”

徐妙锦说:“证人都找到了,你敢抵赖?你雇人在端礼门城楼上放暗箭,伤了我大哥,你这是找死呀,我去告诉燕王,让他给我作主。”

李谦矢口抵赖,说:“你这不是冤枉我吗?这是谁跟我过不去,把屎盆子往我脑袋上扣啊。”

徐妙锦说:“你不承认是不是?我去见燕王。由于你这一箭,导致朝廷大军血洗燕王府,挑起事端,看燕王不斩了你!就是他手软,燕王府的官民也会乱棍把你打死,你等着吧。”说罢就要闯密室。

李谦告饶了:“求你了,我的姑奶奶,你可千万别折腾。我告诉你实话吧,我小保子算个啥,敢干这事?”

徐妙锦说:“那你说,谁让你干的?道衍,还是袁珙。”

李谦摇头:“不是。”

徐妙锦又问:“是朱能、张玉?”

李谦说:“比他们大。”

徐妙锦又猜:“那一定是高煦!”

李谦说:“比他也大。”

徐妙锦说:“那就只有燕王了。”

李谦神秘地点点头,说:“这回你不问了吧?”

果然是朱棣,徐妙锦又灰心,又愤怒,她想了想说:“我不信。他这不是往身上惹事吗?人家找借口攻城还找不着呢。”

李谦说:“正是要给他们攻城借口啊,只要他们炮火一响,那燕王府就众志成城了,谁也没有幻想了,只会死心塌地跟着燕王卖命了。”

徐妙锦愣了一会,问:“这是燕王对你说的?”

李谦又急忙改口说:“是我自个悟出来的。”

徐妙锦渐渐失去了耐性,他挥挥手说:“你滚吧。”

李谦没走,他偷觑着徐妙锦的脸色说:“我全告诉你了,你可别告我的刁状啊!”他用手指指脑袋说:“我还想留着它吃饭呢。”

徐妙锦又打消了闯进去找朱棣质问的念头,他不想这样去找他。等属臣大员都在时,她当众说,让他出乖露丑。”

徐妙锦转身离去,李谦眨巴着眼睛,猜不透她挟风带雨而来,怎么忽然又偃旗息鼓地走了?李谦想不明白,半晌发呆。



张昺、谢贵和景清三人正在端礼门外官军大帐中议事。桌上摆着朱棣的一封信,朱棣很乖,让官军提供朝廷要绳之以法的燕王府属官,然后按册递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