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70章

永乐大帝-第70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高煦立即反驳说:“不可能,我去看过小姨,看不出她和我们家不一条心。”

袁珙很反感,现在再讨论是谁走漏风声还有用吗?大难临头,他主张还是说正事,怎么应对吧。

在朱棣看来,现在才真是到了图穷匕首现的时候了,他们已濒临绝地,前有追兵,后是悬崖,他让大家说怎么办。

道衍显得很乐观,他胸有成竹,认为这是最佳时机,不必发愁,兵书讲,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反倒一点后顾之忧也没有了。

是朝廷逼他们走这一步险棋了,袁珙也说,不走也得走。

道衍认为,此前殿下还是犹豫的,总是考虑身前身后名,凡是古来圣贤,都以天下为己任,患得患失岂能有作为?现在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了。不反也要被废、被诛,反,还有一线生机,至少是一半的机会,所以无须再费唇舌讨论反还是不反了,要议,就议如何反,如何反得有利,如何反得得人心。

这一席话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

朱高煦显得格外兴奋地说:“道衍法师说得一针见血。我还是那句话,谁坐了南京的龙庭龙椅,也都是太祖的儿孙,谁是正统?谁胜了谁是正统。”

道衍附和道:“说得对,燕王起兵,不存在篡国之说。”

朱棣说:“天亮后,燕王府将被团团包围,我们想冲出去很难。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这是我们的劣势。”

袁珙提议,可经暗道将丘福的兵偷运进来。

朱能主张,不如把丘福摆在外面,准备里外合击。燕王府的防守固若金汤,他们轻易攻不破的,粮袜军械又充盈,可死守半年。

朱棣说:“死守干什么?待援吗?谁来援?如果我们攻别人的城,他们死守,会有皇上派兵来援,谁来援我们?”

朱高煦说:“宁王不是答应,一旦起事,与我们联兵吗?”

朱棣说,那我们得有个旗开得胜的局面,一开始就被动守城挨打,我们就一个同盟也不会有。我们得打出去,打胜,打得人家眼热,觉着跟上我们能分一杯羹了,这才会有同盟。

道衍击节赞道,说得好。

朱能估算了一下,朝廷能调集攻城的各卫所军队,不少于二十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也是朱棣所虑。在燕王府里的兵马,千人而已,虽说兵贵精而不贵多,毕竟太悬殊了。所以,朱棣此时可以告诉他们了,他从来就没想过与他们死拚,而必须智取。

徐王妃说:“殿下在外面练的兵,本来也不是留着守燕王府的,燕王府有什么好守的。”

朱高煦说:“这我就放心了。”



方行子三人从槐树林里出来,刚要从玉带河桥上过去,突然与折返的十多个黑衣人相遇。为首的正是张玉。张玉大喝一声:“什么人?站住!”

退已来不及,前行又过不了玉带河,孟泉林低声说了一声“上”,三人便迎面冲上去,抡起了刀剑,一顿砍杀。

毕竟对方人多,三四个人围一个,方行子力战四人,忽而腾空而起,忽而钻出重围,打了几十个回合,先后击倒了两个人,看看铁凤也在力战三人,渐渐不支,被逼到了玉带桥上,受到两面夹攻。方行子和孟泉林卖了个破绽,分别抛开对手,过来救援铁凤。

孟泉林挥起拳脚,接连把几个黑衣武士踢下河去。

张玉又带人逼近铁凤,铁凤只有招架之功了。方行子从侧翼腾空飞进来,落在桥上,接住张玉厮打,就在张玉以老鹰扑兔之势凌空而下时,方行子一闪身,张玉扑了个空,身子前倾,方行子趁势一脚,把他踢下河去,翻起冲天水柱。

孟泉林说:“快走,我断后。”

方行子拉着铁凤跑下桥,向端礼门方向跑去。
《永乐大帝》第三十二章(3)
    孟泉林对付着追兵,边打边撤。

快到端礼门下时,城墙上弩箭齐发,又把他们压了下来。

孟泉林吩咐他们,分别出去,用三脚钩坠城而下。

于是三人向不同方向跑去。

铁凤落在了后边,她被张玉带人死死地跟踪追击着。

铁凤上了房,气喘吁吁地在房脊上跑着,箭矢向她密集地射来,碎瓦在她脚下翻飞。她从这座房上凌空一跃,又飞上了邻院房上,再飞上短墙,跃下来,隐在墙角,前面就是西城墙了。

她选择了一个没有人的死角,趁没人,快步过去,从背上解下三脚钩,摇动绳子向上一抛,三脚钩抓在了女墙上,她用力抻了抻,很牢,她便抓住绳子迅速攀援而上。

恰在她登在半空时,衣服湿淋淋的张玉带人追近了,十多人拉开了弓,张玉摆手制止,说:“别伤了她。看我的。”众武士便都收了弓。

张玉不慌不忙地摘下弓,搭上箭,嗖地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恰好把三角钩的绳子齐刷刷射断,铁凤仰面朝天摔到了城墙下。武士们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铁凤按住。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是个女侠!”

张玉一笑,说:“才看出来呀,今天光顾燕王府的,还有一个女侠呢,可惜那两个跑了。”

武士们把铁凤牢牢地捆了起来。铁凤挣扎着、反抗着。

张玉训斥武士们说:“废物,干吗要捆绑女侠呀?一来她是咱们同道,二来又是个女的,你们好意思绑她吗?松开,难道她还跑得了吗?真若能跑了,那也是本事,我还佩服她呢。”

铁凤斜了张玉一眼。

武土们用刀割断了捆绑铁凤的绳子。张玉带笑地问:“大侠小姐是跑啊,还是先跟我们走,喝口水,去润润喉咙?”

铁凤哼了一声,走在了前面。

三 

徐妙锦也早就坐不住了,她心绪烦乱地在地上走来走去,她忽然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大步走到了宫门外,她大叫一声:“来人。”

阴影里立即跑出来几个暗哨。

徐妙锦口气很强硬地说:“我马上要见王妃姐姐。”

一个士兵回答:“这可不行,我们奉王妃之命在此看守,不准小姐离开一步。”

徐妙锦火了,劈手打了他一个耳光,骂道:“混账王八蛋,王妃是谁?她是我亲姐姐,我想见就见,你耽误了王爷的大事,你是不想活了。我不信你敢杀了我。”

说罢她就大步往外走。几个看守相互看了看,拦又拦不住,只得派两个人在后面跟着她。

朱棣寝宫外戒备森严。朱棣正在与亲信作最后的谋划。

朱棣在危难关头,显得比谁都沉稳、镇定,只要官军不冲进来就好办,按张信所说,朱棣分析,他们第一步一定是要开列一个燕王府属官的名单,先把这些人逮捕。

袁珙点点头,这也成了本朝的规矩了。削前面那几个藩时,也是同样的手段。

朱棣说,这叫擒贼先擒王,他也要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要把徐辉祖、张昺、谢贵几个掌兵符的抓了,群龙无首,他就是有几十万大军也不堪一击了。

徐王妃说,这几个人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呢?

朱棣说:“这几个人都是有勇无谋的人,有点韬略的是那个景清,他又不主事。你们放心,按我说的做,到时候等着喝庆功酒吧。”

人们见朱棣这样有把握,便也都放心了。

燕王府密室里与会的人刚散,徐王妃对朱棣说:“你先睡一会吧。一个时辰后,你不还要接见燕王府属官吗?”

朱棣怎么能睡得着?睡得着也不能睡。今天恐怕是个好多人不能安眠的日子。王妃大哥、张昺、谢贵、景清这些人运筹帷幄,十几万大军,谁能入睡?远在南京的幼冲皇帝,盼着抓到朱棣的捷报,岂能安枕?

徐王妃说,好在从现在起,他就可以结束疯人的游戏了。
《永乐大帝》第三十二章(4)
    朱棣说:“好戏还在后头啊。”

李谦进来说:“启禀王妃,你妹妹来了,指名道姓要见殿下。拦也拦不住。”

徐王妃说:“她又来添什么乱?”她转身对朱棣说:“你走吧,我来应付她,你在这,她不管轻重地乱说一气,你又不能发作,你也难堪。”

朱棣却说:“没关系,我听听她说什么。”

李谦便拉开门,放徐妙锦进来了。徐妙锦没有吵闹,她站在地中间,愣愣地看着燕王朱棣和姐姐,忽然鼻子一酸,哭了起来。

朱棣很动感情地说:“别哭,小妹,对不起你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有话慢慢说。”

徐妙锦一时哽咽难言。

朱棣说:“你不会再失去自由了,我也不必再装疯了。也许,用不了到明天,燕王府就会夷为平地了,玉石俱焚,夷灭九族,但我相信,你是燕王府里唯一幸免的人,如果真有这一天,小妹,请你千万别记恨姐夫、姐姐和你外甥们的仇,你从小在这里长大,我们对你纵有千日不好,还会有一日之好吧?到了我们断头那一天,你帮我们收收尸,我们在九泉之下也记着小妹的好处了。”说到这里,朱棣也涕泗滂沱了。

这一说徐妙锦哭得更伤心了,她哭,徐王妃也跟着哭,后来姐俩抱在一起哭。

徐妙锦忽然给朱棣和徐王妃跪下了,她说:“是我害了你们哪。”

朱棣说:“你别这么说。快起来。”

徐妙锦哭着说:“我必须告诉你们一个惊人的消息。方才,有几个侠客潜入府中到我宫里去了,他们是大哥派来接我的。他们告诉我,明天朝廷大军将包围燕王府,燕王府会被杀个鸡犬不留,他们怕我被你们害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朱棣平静地然告诉她,他们说的是真的。

徐妙锦说:“你已经知道了?”

朱棣点点头。

徐妙锦说:“现在没办法挽回了吗?”

朱棣说:“小妹,你这不是小孩子话吗?”

徐妙锦又问:“姐夫、姐姐,我不相信你们真的要反叛朝廷,你装疯真的是为了反叛吗?”

朱棣说:“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说什么都晚了。”

徐妙锦说:“我现在就出府去见大哥,我不让他们血洗燕王府。但你得告诉我,你写血书,表白你不反朝廷。”

徐王妃说:“傻妹妹,现在是骑在虎背上,想下也下不来了。这种事,不是你姐姐和你大哥的恩恩怨怨,我现在告诉你,即便我们像绵羊一样驯服,也是今天一样的结局,你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徐妙锦说:“你们不敢写血书,就是心里有鬼。”

朱棣冷笑一下,抽出宝剑,在手指上抹了一下,立刻浸出血来。他从窗户帷子上割下一角,铺在案上,写了“朱棣忠于太祖高皇帝”一行血书。

朱棣是留了伏笔的,血书上写的是忠于朱元璋,可没说忠于朱允炆。徐妙锦毕竟幼稚,没看出来,她收起血书,激动地说:“有了这血书,就安全了,我来主持公道。”

徐王妃苦笑说:“孩子话!现在,别说是血书,就是把燕王人头献上,朝廷那些奸臣也不会放过我们呀。”

徐妙锦说:“这太不公平了,他们为什么跟你们这样过不去呢?”

徐王妃说:“都是因为燕王太强了,出头的椽子必先烂啊。”

徐妙锦又自责不已地说:“这不等于是我出卖了你们,把你们推入火坑了吗?是我害了你们呵。”

徐王妃也觉得妹妹夹在中间怪可怜的,就让她马上离开燕王府走人,她派人送徐妙锦出府。这样,燕王府真有被血洗那一天,她这个单纯幼稚的妹妹还能在大哥的羽翼下幸免于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