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29章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长笑得还没合拢嘴呢,伊势长岛却爆发了大规模一向一揆。十一月廿一,一向一揆众攻克尾张的小木江城,城主、信长之弟织田信兴被迫切腹自尽。伊势长岛位于木曾川、长良川、揖斐川交汇处,是以本愿寺莲如之子莲淳所建的愿证寺为核心的一向宗重镇。

  次年二月,在四座大寨团团包围下,浅井氏重镇佐和山城终于开城投降。长政匆忙出兵,进攻横山城,却被木下秀吉击退。同年五月,为平定一向一揆,也为弟弟报仇,信长亲率大军杀入伊势长岛。愿证寺一带地势低湿,是市濑川、岩手川、大泷川、木曾川等河流的入海处,不便大军移动。而此时正值雨季,织田军火枪受制,一向一揆众却游击夜袭,使织田军损失惨重,柴田胜家身受重伤,林通政和“美浓三人众之一”的氏家卜全殁于此役。

  信长见征讨一向一揆无法取胜,便调转矛头,开始*近江的一向一揆。七月,一向一揆众在近江的据点金森城被织田氏家臣佐久间信盛攻占。八月,在朽木元纲协助下,织田军攻陷南近江的一向宗重镇志村城,掌握了进出比叡山的要道。比叡山延历寺已成瓮中之鳖,信长亲率大军驻兵山下,要惩罚这群不听话的秃驴,将其夷为平地。家臣佐久间信盛、武井夕庵等坚决反对信长的疯狂报复,却遭其痛斥,上洛成功、掌控幕府的信长再也容不得沙子了。他下令封锁一切下山通路,然后发起总攻。织田军潮水般涌上比叡山,见人就杀,逢人便砍。男女老少、文武僧值一律格杀勿论,幸存的妇女也被犒赏了士卒(作者注:当时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的,例如:显如娶妻武田信玄正室三条夫人的妹妹,延历寺内除了僧众的妻室外,还有一些善男信女)。此次屠杀,死难者多达四五千人,真是尸横遍野,昔日的清修圣地顿时变为修罗杀场,其状惨不忍睹。随后,织田军又纵起大火,包括根本中堂在内的二十一社等所有庙宇被付之一炬。

  信长的暴行令人发指,震惊全国。显如大骂信长为“佛敌”、“第六天魔王”(第六天魔王:佛教将世界分为色、欲、无色三界,所谓欲是指物质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及*。欲界又分六天,从最下层起分别为四大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即 他化自在天,代表「妨碍修行的烦恼或欲望」,相当于基督教里的撒旦)。前此,信长为了从南蛮人手中交易武器和物资,频繁与天主教传教士接触,遂被认为是天主教徒,欲消灭日本传统宗教——佛教。其实,对于一个乱世枭雄来说,不论是佛教还是天主教,都只是一种统治工具而已。即使是武士道精神,对于生养在武士家庭的信长来说,也只不过是其控制家臣的一种工具和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要阻挡,便一脚踢开或彻底铲除;不听话的延历寺众僧只有被强大的信长从历史舞台上踢开这一条路可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九回  三方原家康败阵  上洛路将星陨落
元龟三年(1572)九月,织田信长上呈《异见十七条书》,再次训斥足利义昭,暗示其不要再玩火,致使义昭更加不满。现在能与信长一争高下的大名已寥寥无几,毛利元就已经谢世,毛利氏势不如前,于是义昭想到了武田信玄。

  信长上洛的成功,极大震撼了信玄。三增峠一战重创北条氏,北条氏康知其子断然不是信玄对手,立遗嘱要北条氏政与信玄和睦,氏康死后,北条氏放弃了与上杉氏的越、相联盟,与武田家再度同盟,史称“第二次甲相同盟”,这使得武田氏南方的威胁消失了;老对手上杉谦信在越中忙得不亦乐乎;信长转战近江、尾张各国,*反抗势力,已是身心疲惫;姻亲本愿寺显如请求信玄打击信长盟友德川家康的势力;将军义昭又下书邀请信玄进京除贼,所有这一切都给信玄创造了机会。虽然他已身染重病,但上洛的愿望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面对大好时机,怎能轻易放过?信玄决定成为继今川义元、织田信长之后第三个举兵上洛之人,欲与信长争夺天下。因此,信玄成为“信长包围网”中最具实力的大名。

  应义昭之请,信玄以山县昌景为先阵,以*信长为名,以获取天皇册封、号令天下为目的,准备起兵上洛,同盟北条氏也派来军队协助信玄。九月廿九,昌景所部五千人马从信浓的伊那郡西进,侵入东三河。先头部队山家三方众击败德川氏的柿本城城主 铃木重时 所部后,全军开始向远江进发。十月初一,信玄本队两万五千人预定出兵,但由于他病情恶化而推迟。初三,信玄接到浅井长政、朝仓义景的书信,邀其对抗信长。虽然病情仍未好转,但为了抓住机会,他仍亲率大军两万两千人从甲府出发,并命秋山信友所部两千人前往东美浓牵制信长,武田家的水军也同时从骏河出发。

  信玄本队经八岳山麓的棒道南下,初十日,进入北远江,在犬居城与昌景所部的先阵会师。十二日,武田军攻占 只来城、饭田城,并于久能城附近的木原、西岛、袋井等处分兵包围 二又城。翌日,家康得报,急派本多忠胜、大久保忠世、内藤信成等三千人马前往侦察,在三箇野川附近与武田军先头部队遭遇,不敌败走。武田军追至一言坂附近,双方再次发生激战,德川军仍旧处于下风。最终,由本多忠胜担任殿后,德川军这才得以逃脱。

  十月中旬,武田军进攻地处天龙川、二俣川之间丘陵地带的二俣城(今天龙市),此城距家康的本城浜松城约四十里。刚刚复兴的德川氏与武田氏相比,实力还不是很强,兵力只有一万,除去各城守军,可动员的仅八千人。二俣城守军仅一千人,若二俣城失陷,浜松城危矣!家康忙派松平康安、青木贞治率兵增援。

  武田军则布阵于合代岛,武田胜赖、武田信丰、穴山梅雪负责指挥进攻二俣城,信玄本队负责对付援军。城中守军据天险顽强抵抗,打退武田军数十次进攻。最后,武田军只好破坏城中汲水用的井户橹,切断了水道。腊月十九,坚守两月有余,城主中根正照实在抗不住了,被迫开城投降。信玄命依田信守、依田信繁父子守备二俣城。此时,秋山信友所部也攻破了美浓的岩村城。从浜松城来援的德川军也被信玄击败,青木贞治被俘。通过交换人质,中根正照、青木贞治得以返回浜松城。信长因各地战况紧迫,仅派出佐久间信盛和平手汎秀以下三千人增援浜松城,并忠告家康不要受信玄挑拨,贸然出兵。

  廿二日清晨,武田军渡过天龙川,逼近浜松城。正午时分,武田军沿秋叶街道南下,直扑浜松。午后二时,武田军忽然改变方向,沿姬街道(今本坂道)北上,开始向三方原以北的祝田之坂前进。

  家康判断信玄欲绕过浜松城,直捣后方的三河国。若三河有失,自己势必落入武田军的包围之中!家康急忙引军出城,准备攻击武田军背后。信玄闻听家康出兵追赶,大笑道:“家康果中寡人之计也。”遂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全军转身,于三方原正面迎击德川军。待家康赶到时,发现武田军已严阵以待,再想撤已经来不及了。家康只得硬着头皮排开阵势,准备展开一场大战。

  午后四时,德川军布鹤翼阵对战武田军所布的鱼鳞阵。德川军的石川数正所部首先发起进攻,杀向武田军胁阵的小山田昌辰所部,昌辰不敌败走,所部人马被讨杀二百余众。武田军的马场信房赶来救援,德川军的本多忠胜、榊原康政、大久保忠世也前来增援,两军混战,你来我往,喊杀声震天。

  三方原地区一马平川,非常适合骑兵突袭,这也正是信玄选择这里的原因。在山县昌景所率赤备骑兵如潮般的冲击下,家康旗本不敌败逃。信玄命武田信丰、穴山梅雪、内藤昌丰等迂回至德川军背后,前后夹击之。德川军虽然勇猛,但在甲斐赤备的一个个冲锋下,终于彻底崩溃,平手汎秀也死于乱军之中。德川军残兵逃往浜松城,武田军随后掩杀,家康吓得在马上拉了一裤裆。

  午后八时,家康终于逃回浜松城,并依酒井忠次之计,命士兵大开城门,燃点松明,还敲奏太鼓,大摆空城计。山县昌景和马场信房追到浜松城下,见此情景,不敢冒入,只得退兵,后人称此计为“酒井的太鼓”。家康这才松了一口气,当然还要把裤子换一下喽。

  廿三日清晨,信玄进行首级检,三方原合战讨取了德川军首级一千余颗,战果不小。随后,武田军通过姬街道,沿都田川(今静冈县引佐郡细江町中川)西进,布阵于刑部。廿九日,信玄送《护国寺文书》给松永久秀,告知三方原战况,并告之自己不日便会进京。随后,他又写信给显如通报战况。

  天正元年(1573)正月初三,武田军先阵继续西进,向三河的野田城(今爱知县新城市丰岛字本城)进发,全军至初七日才全部离开刑部。十一日,武田军开始攻击野田城,该城地处丰川上游的右岸,城池东北有桑渊,西南有龙渊,虽是一座小山城,却易守难攻。城主菅沼定盈和前来增援的松平忠正率守军约四百人坚守不出,信玄先切断了野田城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之间的联系,再命金掘众挖断水源,随后围而不打。

  野田城水源断绝,守军口渴难耐。武田军中有些士兵看准商机,偷偷向守军卖水。野田城士兵先将钱放入瓶内,然后吊下城墙,武田士兵拿钱后,再将水装入瓶中。家康被甲斐赤备吓破了胆,龟缩于浜松城内,不敢再冒险出兵,只得写信给谦信,请他出兵攻打信浓,迫使信玄回兵。谦信此时正忙于攻打越中的富山城,无暇抽身。最终,野田城被迫开城投降。野田城攻防战期间,将军义昭认为只要信玄杀到,织田氏势力就会土崩瓦解。于是,他四处煽风,自己则于二月举兵,以呼应信玄。

  野田城落城后,信玄病情加重。原本打算西进的信玄率军转而北上,经长筱,至凤来寺暂时修养。修养多日,信玄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他只得无限遗憾地停止上洛,准备退兵甲斐,待康复后再西进上洛。三月初九,信玄离开凤来寺,他不能骑马,只能坐轿。武田军走伊那街道,经田口、津具、根羽,再走三州街道,经平谷、浪合至驹场(今长野县下伊那郡阿智村驹场)。

  四月十二,信玄病情再次加重,战国时代最耀眼的将星陨落于驹场,享年五十三岁。信玄的用兵策略和施政之道在日本战国史上颇具影响,就连织田信长也不得不佩服。他积极开发耕地,克服了甲斐贫瘠的问题,花费半生心血修造的信玄堤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水利工程,他还发行了日本最初的定额金币——甲州金,这些措施都使武田氏家业蒸蒸日上,同时也为当地百姓造福。

  信玄在临终时留下遗言:

  “余五年前即知有此一天,特备妥七百张已画有花押之用纸。余死后,三年内守密,其间的公用书状即可利用之。他国知余尚存人世,定不敢蠢动。武田由信胜(武田胜赖之子)继承,但在信胜元服之前,由其父胜赖为阵代。将余之遗骸加梏,沉入诹访湖。”(记于《甲阳军鉴》)

  信玄想保守自己的死讯,让其他大名不敢轻易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