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16章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勘姆苷较拢仙季惶稚币磺Ф僖皇湃恕2痪茫缧徘鬃月示系剑谇吧谡街写笫さ奈涮锞科哒牵缧懦檬品⒍ィ仙季野埽惶稚闭叨啻锼那倭懔耍胁坎只侍踊厣弦埃饩褪撬降摹暗汛祶g合战”。

  天文十六年(1547)七月十三,晴信从甲府出发,进攻佐久郡的最后堡垒志贺城,它是村上义清在佐久郡&;#8226;小县郡一线的战略基地。该城的笠原氏是村上氏属臣,城主笠原清繁得到宪政的支持,武田军此时面对村上和上杉两大势力,很有可能会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出人意料的是,义清一直按兵不动,反而宪政闻讯后,立刻以金井秀景为总大将,出动大军,号称两万,于佐久郡浅间山山麓的小田井原布阵,随时准备南下攻击志贺城外的武田军。晴信将全军分为两队:本队二千余人监视笼城的笠原军,另外五千精兵由坂垣信方、甘利虎泰、横田高松等率领,急速进军小田井原迎战上杉军。八月初六,小田井原一战,武田军以寡胜多,上杉军大将被讨杀十四五人,士兵战死者多达三千,金井秀景于乱军中逃脱。晴信得到胜报,大喜之余突发灵感,想出破城之计。

  次日清晨,笼城士兵忽听城外法螺号声震天,向城外一看,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直起鸡皮疙瘩,只见城外竖起千余木棍,每根都绑着上杉军士卒的首级。守军见到援军已被尽数歼灭,士气大落,笼城决心也为之动摇。晴信再施妙计,切断了城内水源。初十日,二之丸、三之丸相继陷落,残军退至本丸。翌日,笠原清繁及残部投降,志贺落城。至此,武田氏已完全占领信浓的佐久、诹访、伊那三郡,上杉氏在经历两次大败后也无力再次主动进攻。信浓四大豪强中,诹访氏被灭,木曾氏当主木曾义康偏安一隅,中北信攻略的下一步便是压制小笠原、村上两家。

  村上氏本城在葛尾城,当主义清娶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栋之女为正室。村上氏虽是守护小笠原氏属臣,但历代缺乏治家之才的小笠原氏已被村上等各地豪强架空。至义清出生时,村上氏已脱离小笠原氏控制,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时值大雪季节,晴信倾甲斐精锐一万,冒雪从上原城出发,越过大门峠,经依田洼、砂原峠,直逼小县郡的上田城,先阵坂垣信方所部三千五百人率先在仓升山山麓布阵。小县郡是北信浓四郡的屏障,而上田城则是小县郡的战略要地。

  听闻武田军大举进攻,义清则倾六郡之力,联合屋代、岛津、高梨、栗田等六家豪族,联军约七千人,从葛尾城出发,渡过川中岛的千曲川,于天白山布阵,与西南面的仓升山武田军坂垣信方所部对峙。

  此时,晴信本队还未赶到,信方只得单独面对两倍于己的村上联军。廿三日夜,信方所部悄悄向前推进,拉近与村上军的距离,潜伏于敌阵前。次日早八时,信方所部突袭下之条、上田原(今长野县上田市)地区的村上军先阵,敌军猝手不及,一触即溃,武田军讨杀敌兵一百五十余众,村上残部向天白山本阵败退。

  信方恐中敌人埋伏,不敢穷追,重新布置阵形。此时,晴信率本队赶到,闻胜报,欣喜不已。得到败报的义清则沮丧不已,喃喃道:“苍天欲灭吾信浓乎?”这时,部将 安中一藤太 跑回禀报:“主公,吾等窥得武田先阵正在首级检,队形散乱,戒备松弛。末将愿请一彪人马袭之,以煞武田气焰。”义清眼前一亮,当即拨五百人;由 一藤太 带队偷袭武田,同时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原来,信方在得胜后忽然下令,命士兵进行首级检。信方外甥 荻原物左卫门 急忙劝谏:“此时首级检,必令队形散乱,易被敌军偷袭。”信方笑道:“敌军新败,况主公本队已到,量其不敢再来。主公闻听胜报,甚是欢喜,吾等应及早将战果报于主公。”于是,信方所部开始首级检。一藤太 本在村上先阵中效力,随败兵逃跑时发现武田军并未穷追,于是领了几个随从于败逃途中折返,独自窥探武田军动向,惊奇地发现信方所部队形散乱,正在查点首级,所以连忙跑回报告义清。

  带领偷袭队伍的 一藤太 命部下去掉旗指物(旗指物:背在士兵背后,用以区分敌我的旗子,其上绘有家纹或特殊意义的文字),自己带十几名士兵作为先头小队,利用地形作掩护,偷偷地接近信方所部。只听一声令下,五百人如五百条恶狼,猛杀入信方所部中,见人就砍,逢人便剁。信方所部突遭袭击,陷入一片惊恐之中,一藤太 则率先头小队直扑信方。信方于慌乱中拿起身边的长枪,与敌军搏斗,且战且退,不料仓皇间脚步不稳,摔倒在地,被村上军的 上条织部 讨取首级。

  焦急等待中的义清在天白山上见到 一藤太 得手,马上亲率本队投入战斗,双方展开血战。村上军数次冲入晴信本阵,晴信两处轻伤,赶来护驾的 小山田信有 更是身负重伤。武田军虽奋力抵抗,但由于先阵溃败,士气、阵形难以为继,苦战后不支,向甲斐方向败退。晴信的兵法老师、猛将甘利虎泰阵亡,武田军战死者高达二千九百余众。义清手下大将 屋代源吾、小岛权兵卫 等阵亡,村上军战死者也有七百余众,经此一役,双方皆损失惨重。信方虽懂得“穷寇莫追”的古语,却忘了另一句古语“骄兵必败”。由于他的大意,致使武田军先胜后败,也使得晴信的北信浓攻略为之一挫。

  晴信自初阵以来,首吃败仗,而且如此之惨,连失信方、虎泰两员猛将,更巧的是二将又同为晴信的老师,同时其信浓攻略也受到重创,晴信自然痛心疾首。在回到甲斐后,晴信积极扩充、改编军队,准备再战。

  看到晴信战败,原先归附的信浓各地方领主也蠢蠢欲动,欲将武田氏势力逐出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趁机攻入诹访,诹访西方众纷纷响应,起兵反叛。借此契机,长时与义清、仁科修理、藤泽赖亲等联盟,企图一举消灭武田氏势力。

  同年七月,长时率联军六千人布阵于盐*峠(位于今长野县中部),晴信则率领骑兵二千五百人从甲府出发。十九日,东方破晓,正在酣睡的联军士兵被法螺声惊醒,只听得杀声震天,他们出帐观看,只见甲斐赤备已冲入营地。联军猝不及防,虽竭力抵抗,但终究不支,弃尸无数后仓皇败逃。原来,晴信自知兵力不足敌军一半,硬拼只会吃亏。于是,十八日夜,晴信命马衔枚、草裹蹄,一路疾行,赶到盐*峠下。接着,晴信又命士兵牵马登山,悄悄接近敌军营地,而此时的联军睡梦正酣,毫无防备。

  此战后,小笠原氏后方的信浓小豪族再次归顺武田氏,长时被截断归路,溃不成军。多田赖满率武田军随后追击,一举占领桐原城。此役使得武田氏转危为安,并打破了小笠原氏为首的反对联盟,扫清了进军信浓的道路。

  不久,小笠原氏内讧,驻守内山城的 小山田信有 攻击倒向村上氏的佐久郡国人众,晴信亲自出马,占领前山城,建立了进军的据点。天文十九年(1550)六月,嫁给今川义元的姐姐病逝,晴信才暂回甲府。同年七月,在大町豪族仁科道外的指引下,武田军分路攻入信浓,并攻占深志城作为信浓主城,以马场信房为守备。

  另一方面,军师山本勘助向晴信推荐原信浓国人领主海野栋纲之子,他就是以智谋名闻北信浓的真田幸隆。通过勘助的往来牵线,幸隆愿臣服于晴信,但提出条件:武田征服信浓后,必须将真田原领地封给自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点小小要求晴信怎会不答应呢?虽然幸隆之父随义清与武田信虎作战时阵亡,但其本人对晴信敬佩有加,能出仕武田,幸隆自然高兴。幸隆目前投靠于上杉氏领地箕轮城,而城主长野业正对其有恩,且正与武田军对敌,幸隆认为业正不会轻易放其离开,这让他进退两难。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幸隆佯称病重,欲奔外求医。业正急忙遣人为幸隆饯行,并赠数匹好马以为脚力,免得幸隆一路劳顿使病情加重。幸隆甚为感动,道:“此次外出求医,请业正公不必挂怀,想来不日便可回还。”当夜,幸隆一行一路疾驰,直奔武田氏领地,来到武田、上杉领地交界处的下仁田地方才停住脚步,其妻儿老小也随后到达。幸隆回身观瞧,不见有追兵前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正当他为自己的机智高兴之时,忽听到身后传来马踏銮铃之声。莫非业正发现自己的企图,派兵前来追杀不成?幸隆再次回身观看,只见一信使骑马而来。原来,他是来转交业正书信的。幸隆展开一看,上书:“甲州晴信公年轻有为,且足智多谋,雄图大略,乃当世英豪。幸隆公亦是胸怀锦绣,如今得遇明主,定可尽展所学,业正亦深感欣慰。然业正尚在一日,料公难登箕轮城半步。”幸隆这才恍然大悟,心道:“明知吾将投甲州,却以骏马相赠,业正公真乃当世君子也。”投靠武田氏后,幸隆果然不负众望,于北信浓往来奔走,瓦解了村上氏势力。

  九月初三,晴信趁义清与高梨政赖交战之际,攻击葛尾城的有力支城户石城。户石城位于形似巨型战舰的东太郎山延伸至上田盆地的支脉上,北部长约500米;西南依山势而下的部分称作米山城,与主城户石城一道合称户石米山城;东临神川边的悬崖,山上部分尤其是主城面积较大,地理位置要害,坚固异常。武田军围城近一月,始终不能攻陷,反复进攻耗尽了武田军的体力、士气,晴信不得已下令全军撤退。退兵途中,突然遭到村上军突袭,武田军毫无防备,一片混乱。原来,义清得知武田军进攻户石城,便迅速与高梨氏和解,回军救援。义清又得知晴信正在退兵,于是在必经之路上埋伏。千钧一发之际,“甲阳之五名臣”之一的横田高松自告奋勇担当殿后,掩护主力撤退。高松与村上军死战,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追击,使得主力安然撤离,可是自己以下千余兵士却陷入包围之中,最后战死沙场。此战,义清再次运用突袭战术,战胜了晴信,史称“户石崩”,他也因此名播四方。

  天文二十年(1551)五月,义清在得知小笠原氏遭到武田军攻击的消息后,迅速出兵前去救援,却被武田氏的保科仁信所阻。此时,户石城空虚,被真田幸隆趁机夺下,平濑城也同时被武田军攻占,小笠原氏势力濒临崩溃。翌年五月,小笠原长时被迫离开信浓,四处流浪,复国无力。

第十七回  林泉寺蛟龙出渊  甲斐国猛虎下山
且说长尾氏源自桓武平氏,世代仕奉越后守护上杉氏。室町幕府时代,越后守护一直居于京都的幕府理政。因此,越后的政务一直由守护代长尾氏打理。长尾氏的势力渐渐壮大,使越后上杉氏开始不安。上杉房朝、上杉房定、上杉房能三代不断努力,积极采取策略,欲重新掌握越后地区的统治权。永正年间,第八代守护上杉房能与养子上杉定实发生内讧,长尾氏第九代守护代 长尾为景 趁机起兵,击败房能,并将败逃的房能包围在天水越一带,迫使其切腹自尽。为景拥立定实为守护,自己则掌控了越后实权。时任关东管领的房能之兄上杉显定起兵*为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