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12章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元为了夺回被北条氏夺取的骏河东部才加入联盟,为了加强力量,他还向妻弟、甲斐的武田晴信要来援军,从骏河的下方庄进兵,与氏康对阵于骏河的今井郡狐桥。北方,在常陆(今茨城县的大部分,西南部除外,又称常州,境内有日本第二大湖霞浦)的鹿岛社进行祈祷后,上杉氏和古河公方联军八万余骑趁机攻入武藏,包围了氏康的妹婿北条纲成驻守的河越城,北条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

  北条纲成,原本是远江的土方城城主福岛正成之子,父亲在受义元所差攻打甲斐时被武田氏家臣、“鬼美浓”原虎胤讨杀,纲成在家臣保护下逃到小田原城,后出仕北条家。纲成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氏纲收其为养子,并将女儿许配于他,允许其使用北条姓氏。纲成的军旗是黄绢大旗,上书斗大的“八幡”二字,名曰“地黄八幡”,胜利后全军还要高喊八幡神的名字,以感谢神灵保佑。面对乌云般的八万大军,虽然手中仅有三千士兵,但纲成镇定自若,坚守笼城。河越城附近的河肥地区曾被久间川的大水淹没过,所以土地肥沃,作物繁茂,收获丰厚,因此城内军粮充足,相比远道而来的联军,粮食供给优越得多。天文十四年(1545)十月直至翌年四月,全城将士斗志昂扬,联军久攻不下。

  氏康正陷入今川军的纠缠之中,无法回兵救援。这个时候,诹访地方的武田军与北信浓豪强村上义清陷入苦战。晴信为了调回对战北条的人马,对北条和今川两家进行调停。进退维谷的氏康正好借此机会与义元议和,晴信致书氏康道:“放弃骏河而解河越之围,得之甚多,可使今川退兵也。”氏康见到有人出面斡旋,心底暗自高兴。看到北条与武田和睦,而一心上洛的义元在得到北条氏归还的富士川以东的骏河领地后,便撤兵归国。为防止义元不守信用、反戈相击,氏康不得不仍然在骏河中部的长洼驻兵,待今川军果然撤退后,才亲率仅有的八千士兵赶往北部救援河越城。

  此时的河越城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足利军围困城东,太田资正攻打城北,城西、城南则由两家上杉氏主力配合。见北条援军迟迟不到,联军便不再攻城,而企图等待河越城兵粮断绝,于是招*、商人前来军营,一方面解除士兵疲劳,同时又可打击城中守军士气。如此一来,联军营中如同集市一般热闹,兵士军帐则更像窑子、教坊,搂着两三个*进进出出的士兵不在少数。八千北条援军仅是敌军的十分之一,既无法直接救援河越城,又无法与联军硬拼。氏康首先派使者向妹夫晴氏提出议和请求,同时以“河越开城投降,但不得杀戮守城将士”为条件向上杉宪政请和。见到氏康主动示弱,宪政和晴氏哈哈大笑:“氏康小儿与寡人为敌,岂非以卵击石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可重新夺回河越城,和议事项自然一蹴而就。

  四月二十深夜,河越城头点燃一支火把,正在熟睡的联军被喊杀声惊醒,很多士兵还没明白发生何事,便被砍去了脑袋。城内武士在纲成带领下向晴氏的阵地发动了偷袭。大道庙、印浪、荒川等来援的北条武士冲入位于柏原的宪政本阵,打乱了联军的阵脚。夜色朦胧的武藏野大平原上,喊杀声好似汹涌的波涛一般,刀枪如林,箭矢如梭。自议和后,联军只顾声色,军心本已松懈,面对如此奇袭,不知所措,顿时陷入混乱,节节溃退。扇谷上杉氏的勇将 难波田弹正 奋勇拼杀,妄图抵挡北条军的进攻,但败局已定,虽力挽狂澜也无济于事,最终刀枪折断,跳入东明寺的古井中身亡,难波田弹正之子 隼人佐 以下三千余众全部阵亡。原来,氏康以示弱使敌军松懈,随后派纲成之弟弁千代潜入城中,约定二十日夜间以城上点燃一支火把为号,城内外同时起兵夹击联军。

  扇谷上杉氏当主上杉朝定及家老(家老:作为大名的重臣,统帅家中的所有武士,总管家中一切事物)太田资赖也双双死于乱军之中,扇谷上杉氏灭亡,太田道灌临终前的那一咒语还真灵。山内上杉氏的上杉宪政逃往上野的平井城,足利晴氏逃回古河。原本臣服于上杉氏的松山城、钵形城等附近的小城池纷纷投降于北条氏,多摩郡泷山城的大石氏、秩父郡大神山城的藤田氏也都望风而降。此战后,再无任何关东八州之大名可以对抗北条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回  南蛮人误入种子岛  三好氏祸乱京都城
就在各路大名带领士兵使用长矛、弓箭相互征伐之时,一种改变日本战争历史的全新武器被一阵狂风刮到这个东亚岛国,随后便骤雨般传遍整个日本,它就是被当时日本称为铁砲的火枪。

  天文十二年(1543)八月廿五,一艘葡萄牙商船正在海上急速航行着,有的船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有的则坐在船舷边吹着海风,欣赏着海景。这时,海风逐渐大了起来,大浪随着海风不断拍打着商船。风越来越大,商船随着海浪左右颠簸,船员顿时慌了手脚,大声地喊着:“台风,我们遇到台风了!”船长立即下令:“赶快放下风帆,保持航向。”但海风实在太大了,不久商船就偏离了航向,船员们只有祈求上帝保佑他们能够逃过此劫。渐渐地,风小了,海上又恢复了平静。船员们爬出船舱,举目眺望,发现不远处有一片陆地,他们欢呼雀跃,终于看到陆地了。他们弃船登岸,发现上面的居民服装怪异,从未见过。而岛上居民见到他们也是惊恐万分,这些金发碧眼的南蛮人(南蛮人:当时日本对欧洲人的称呼)从何而来?原来,商船被台风带到了日本萨摩以南的种子岛,船员们来到的是种子岛上的小浦村。几个村民撒腿便跑,将情况报告给当时种子岛的领主种子岛氏第十四代当主种子岛时尧。

  时尧得知情况后迅即派人将商船领到港口枣津,他发现两个葡萄牙商人手上各拿着一根长约两尺而且很重的铁棍。棍子的前面有个洞,后面却是封闭的,棍下有木制的长拖,样子甚是奇怪。时尧问道:“先生拿此铁棍何用?”与葡萄牙商人同行的明朝人五峰将他的话进行了翻译,这个五峰不是别人,正是骚扰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首领汪直(部分史书中也写作王直),他在战败后逃到日本,并与当地大名勾结,准备再度进犯明朝。葡萄牙商人听后,说道:“这叫火枪,待我给大人演示一番。”说罢便走到一处空旷地方,向时尧展示了这根“铁棍”的威力。他首先清理火枪后端的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会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然后,将火枪立在地上,枪口朝上;拧开装有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再将弹丸从枪口装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紧弹丸和发射药;将引火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铜盖;把点燃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由于此时铜盖是关上的,所以不必担心火星引燃引火药而走火。做完上述准备工作后,他抬起枪,瞄准远处的树枝,轻扣扳机,只见铜盖打开,同时火绳下落,点燃引火药,引火药通过引火孔引燃发射药。“砰”的一声,枪口处硝烟弥漫,弹丸被射出,远处的树枝则应声折断,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时尧见到此处,只惊得目瞪口呆,他被火枪的威力所折服。凭着武士的直觉,他马上意识到这将是在未来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战争新元素,便立即以重金买下两枝收为家宝。种子岛虽地处偏僻,但铁矿的采掘和精炼技术却十分发达,时尧想借助当地的先进技术再造几枝火枪。他将其中一枝火枪交给当时的著名工匠八板清定,命他进行研究。可是数月的努力功亏一篑,研制工作以失败而告终。

  天文十三年(1544),葡萄牙商船再次来到种子岛。清定决定向这些南蛮人学习制造火枪的技术和火药炼制技术,但是商人毕竟是商人,大多唯利是图,不给相当的好处是绝对学不到的。清定发现南蛮人在与自己交谈时,眼神不住地往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儿身上瞄,不时还露出不怀好意的坏笑。可悲的是,这位对技术如醉如痴的工匠最终狠下心,用女儿为代价,终于学得了制造火枪的秘诀,这位八板清定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萨摩铁砲煅冶之祖”。翌年,八板清定仿造出了第一枝日本原装的火枪。当时的火枪不但射速慢,射程近,爆镗率也很高。时尧不但是一方领主,也是著名的改良专家,经过他的改造,火枪这种新武器得以在这个边陲小岛批量生产,因此当时人们又把火枪称为“种子岛”。河内的津田城城主津田正信嫡子、纪伊的小仓庄领主津田监物将两枝种子岛火枪带到纪伊,并命西坂本的 芝迁清又卫门 进行仿制。天文十四年(1545),得益于纪伊国杂贺地方高超的炼铁技术,纪伊的第一枝火枪诞生了。津田监物的弟弟根来寺子院的院主津田明算开始用火枪武装士兵,从此便有了著名的火枪雇佣军——根来众。随着 芝迁清又卫门 移居堺港,被后世称为“铁炮又”的商人 橘屋又三郎 开始涉足火枪制造业。堺港作为自由市吸引了大量南蛮人,再加上以前传自明朝的旧式火枪制造技术,使它成了当时最大的火枪生产基地,几乎控制了全日本的火枪生产和输出。

  就在火枪传到日本的同年,也就是天文十二年(1543),掌握幕府管领一职的细川氏又出现了内乱,细川高国的养子细川氏纲举兵叛乱,与管领细川晴元展开对抗。对于执掌幕政的晴元来说,噩梦只是刚刚开始。天文十五年(1546)九月,河内守护代 游佐长教 也开始向晴元挑衅,并与其交战于嵯峨。此时,将军足利义晴与晴元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天文十六年(1547)七月十九,晴元派兵攻击义晴的北白川城,义晴携家眷仓皇逃往近江的坂本。在南近江守护六角定赖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和睦。义晴返回京都后被迫辞去将军职务,由嫡子足利义辉继任第十三代征夷大将军。

  幕府内乱刚刚平定下来,作为细川氏谱代重臣(谱代重臣:家族世世代代都作为主公的家臣,甚至重臣)的三好氏却背叛了主家。当主三好长庆曾经因晴元听信谗言误杀了其父三好元长而长期漂流,后来在家臣的斡旋下重新归附细川氏。年幼的长庆在继任家督后,便展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可谓一代枭雄。经幕府同意取得河内十七处御料地的知行权后,十七岁的长庆掌控了半个摄津国,从而取得了日后对抗晴元的资本。随后,长庆展开了风风火火的对外战争。二十二岁时,他联合游佐长教在河内击破细川氏重臣木泽长政,斩断晴元的一条臂膀,在河内取得根据地。天文十六年(1547),游佐氏返过头来联合晴元反对长庆,二十七岁的长庆很快便降服了游佐氏。不久,由于发生*,晴元不得已请长庆率兵进京,与柳泽元俊一起*京都的一揆。晴元非但没有感谢长庆的勤王之功,反而在同年七月密谋欲借此次长庆进京之机废掉他的家督之位,让自己的重臣三好政长继承三好氏,政长正是当年进谗言导致长庆父亲惨死的元凶。长庆得到消息气恼不已,随即与细川氏完全决裂,并在京都与之展开对峙。得到细川氏支持的政长兵力远远超过长庆,于是长庆利用外交手段,请出六角定赖从中斡旋,双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