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个心情很容易理解,三国称帝中,孙权是最晚的一个,甚至还不如阿斗,不过当皇帝的欲望可以说是最强烈的,他最希望的就是得到别人的承认,很可惜,曹操想要的只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牛比的儿子,蜀国想要的只是一个盟友,可以不帮自己,但是也别拆台,甚至自己称帝时蜀国人士很是抵触,不少人提出和动物断交,幸亏有坚决反对开辟第二战场的诸葛亮*下去了。
因此,公孙渊的低姿态出现的很及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孙权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完全忘记了审时度势,其实狗急跳墙的原理啊,当年他孙权被刘备逼急了不也是主动摇着尾巴向曹魏称臣吗?曹丕不也是封他为吴王然后再坐山观虎斗,甚至趁火打劫一把吗(虽然打劫失败)?
物是人非,孙权忘记了,张昭却米有,所以才出来苦口婆心的规劝。
但是面对张昭的好意相劝,朝堂之上爆发了谁都没有想到的一幕:孙权拔出了佩刀,指着张昭的鼻子痛骂——张昭!进了这个门大家给我面子!出了这个门你就是老大,抢了我的不少风头,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哦!看在你是老臣子的份上,我一直给你面子!但是你却是经常在人多的时候折我的面子,你可不要太过分啊!不要以为好欺负!
这话说的有点太突然了,孙权事先没有喝酒的征兆,所以张昭有点发呆,随即跪倒在地,泪流不止——这老家伙,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不止一次的触怒龙颜了,于是连续的马后炮。
不过张昭就是张昭,即使是这个危急时刻也要顾及自己大臣的尊严,回敬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托孤的重任,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话语不多,但是掷地有声,再加上老泪纵横,比起摇尾乞怜的求饶有效果多了,孙权也是感觉有点失态,于是就很识相的把佩刀扔在地上,君臣二人在大家的注视当中相拥而泣了。
但是,这个故事并非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因为孙权只是给张找一个台阶,确切地说是给自己一个台阶,并非是真的听从张昭的意思,所以,事毕,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派遣使臣前去封赏。
不过,张昭一语成谶,事态的发展和他预料的一样,孙权遭到了天下人的耻笑,于是,为了挽回名誉,进行危机公关的孙权连忙去拜访称病在家的张昭(意见不被重视,老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干脆躲起来了),寻求原谅。
按理来说,孙权都已经来了,可以了吧?不,张昭这个倔老头的脾气还没有消呢,坚决不出来见客。
由此引来了君臣战争的高潮阶段——孙权也有气了,妈的,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要倚老卖老好不好?不出来是吧?那我就把你的门给堵上,你这辈子都甭想出来!,于是让手下开着推土机把几立方的土堆到了张昭家的大门前。
其实就是吓唬吓唬,但是,根据细作报告,张昭这厮不仅没有悔改的意思,反而在里面也把门给档上了,土的面积和外面差不多,很明显的在告诉孙权——爷爷我就不出去了!
这下子孙权的火窜上来了:你以为我不会动真格的吗?!弟兄们!放火!
看看外面的主子要给自己提前举行火葬,不知道张昭有什么想法,不知道那些有可能做陪葬的仆人是什么表情,总之,张昭就是不出来。
无奈,孙权被打败了,连忙叫人灭火,算了吧,历史上曾经有过放火把自己中意的人才给逼出来,结果闹出母子二人抱在一起在山上被活活烧死的惨剧,为了不续写这个神话,增加自己的耻辱记录,孙权只好认输,这更好的印证了那句古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张昭和孙权比,就是那光着脚丫子的。
看看来硬的不行,孙权只好来软的了,一直站在门外不走,看样子大有不见张昭不回宫的势头。
里面自然是观察的真真切切,张昭的子孙们看看孙权不来硬的了,估计是最后一招了,再逼急的话没有自己好日子过,于是强行把张昭给抬了出来。
张昭的气消点了,知道再这样胡闹,自己死了都没有什么,别连累孩子,于是也就就坡下驴,出来拜见孙权,握手言和。
不过张昭还是有点不高兴,“不得已,然后朝会”嘛。
后来为此有人批判张昭不识趣,完全丧失了作为臣子的起码准则,在他看来,孙权前来求和的时候你就应该出来了,弄得如此骑虎难下,对自己,对孙权,乃至对国家都不是好事。
一言以蔽之,在他看来,错误全在张昭那里。
乍一看很有道理,其实全是屁话,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后来,历史看到后来越来越让人感到悲哀的最大症结,遥想春秋战国时代,君君臣臣的最初含义就是君主要做到君主该做的,臣子要做到臣子该做的,大家各尽其职,平等的,演变到后来,就成了一切围着主子转,一个个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们都成了标准的奴才相,官场的潜规则,社会上的陈规陋习大概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形成的吧。在主子或者说是权力面前,主人是不会错的,错得一定是臣子,使他们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所以,即使有那么几个罪己诏也是不疼不痒的官样文章,说不定是哪位翰林院院士捉刀的呢,如果再把古今皇帝的及格率和罪己诏的卷宗数量对比一下,你就更加会为皇权思想的肆无忌惮感到无上的悲哀!
而且,这厮的看事情有点过于追究某一件事上,他没有想想,孙权的脾气固然暴躁,尤其是晚年的时候,但是玩的最过的一次就是这个了,对象还是张昭,张昭并非不知道好歹的人,怎么就这么不给领导面子?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表象,触发二人大PK的根本原因还是张昭触动了孙权的底线,二人暗中的不满太多了——盖因为张昭犯了沈友的第二个错误,有关政治立场的问题。
16—14:孙权与张昭暗生龌龊
按理来说,张昭的忠诚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怎么会犯了和沈友一样的错误呢?
遥想魏国黄初二年,派遣使臣刑贞前往东吴封赏孙权为吴王,许是觉得自己是天朝大国来的吧,刑贞很不遵守礼仪,入了宫门连车都不下,就在大家哑口无言的时候,张昭站了出来,训斥道:礼无不敬,法无不行,这么不懂礼貌,难道是欺负我们江东没有人了吗?
结果弄得刑贞一阵羞愧,连忙纠正自己的错误。
而这发生在孙权武昌醉酒的之前一段时间。
乍一看,张昭维护的是孙权的利益,其实不然,他维护的是自己的理念,信仰和所谓的礼仪制度,不要忽略这样一个细节,当时负责主持东吴朝纲制度和礼仪*的就是张昭——昭与孙绍、滕胤,郑礼等,采周、汉,撰定朝仪。
所以,他不怕得罪人,大国使臣不好使,孙权也不好使,受到重用的权臣鲁肃也是不好使。
这就是张昭和周瑜还有鲁肃等人的区别了,周瑜和孙策是哥们,孙策是孙权的大哥,那么周瑜就把孙权当作自己的弟弟看待,说死了也要维护孙权的江东地位,那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兄弟未竟的理想,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在赤壁大战中力挽狂澜的周郎。
鲁肃则是在三国论上和孙权不谋而合,在孙权看来,未必一定要统一中原,站稳江东的地盘是自己的全部理想,而鲁肃的三国论的抛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土霸王的春秋大梦,不管是联合落魄的刘备,还是抗击强势的曹操,鲁肃和孙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打造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来,孙权*裸的撕破盟书,发动对关羽的突然袭击,也是为了让三国达到一个相对的均势上(吴蜀联合起来可以和魏国相持,但是二者不能独大,当然了,自己可以)。
至于黄盖等一干武将,更是一介武夫了,他们是跟着孙坚出来打天下的,目的就是孙氏企业做大,自己荣华富贵,子孙荣耀。
这些人目标一致,虽说手段各有不同,眼光各有高低,不过总归是栓在一棵绳上的蚂蚱。
张昭则不然,虽说他自己承认,大家也看到他对孙氏政权很尽职尽责,但是,拿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职业态度——就像今天的职业球员一样,对得起自己的精神和薪水,就要好好踢球。
所以,张昭给孙权的感觉是严厉,尊敬,有点怕他,更有点恨他。
这个恨就是来自于他觉得张昭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尤其是在三国论这个大是大非上,更是公然和自己唱反调,主张向曹操举白旗。
这个和后来义正言辞的指斥曹魏使者的举动大相径庭嘛。
不过细细想来,也是正常,曹操时代举着大汉王室的旗帜,*地方军阀,而曹丕,已经是叛逆者了,把汉献帝赶下台的“革命党”。
自然没有什么客气可言了。
和鲁肃的“三国论”相比,张昭的“投降论”根本就要不得,至少在孙权的眼中看来是这样的,虽然说这件事没有闹到小说中舌战群儒,吵个人仰马翻的地步,只不过是例行的朝堂表决,抒发一下不同意见而已。
即便如此,孙权还是有点不高兴,毕竟这话是老臣子张昭说出来的,所以,一直记恨在心,过了很久,还是无法释怀,在一次会议上老调重弹:假如当年听了张公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了啊。
揶揄嘲讽的意思很明显。
张昭错了吗?似乎没有,是害怕曹操吗?也不是,连孙权都敢顶撞,怎么会怕曹操呢?事实上这是忠心拥护一国统一理论的张昭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孙权不会失掉自己的荣耀,相反,在拥兵归降之后还会得到曹操的高度重视,而大汉重新一统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
鲁肃说孙权不可以投降以及对投降后果的分析有点危言耸听的成分,失去的只是在江东当土皇帝的资格而已,而对于长远的大汉来说则是有益无害——只是这样一来,三国的精彩程度将会大大降低,罗贯中们将会失业,而我,也不会绞尽脑汁的坐在电脑面前敲打键盘了。
当然,损失最大的还是孙权和鲁肃们,前者丧失的是自由和权力,后者们则是猫到一个清水衙门了却残生,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们,对这个无法容忍,否则当初直接去曹操那里应聘得了?费这个劲干吗?
而孙权对张昭的不满不仅仅是体现在这次牢骚上,而是之后一系列的职务晋升上,让这个忠心耿耿的倔老头吃瘪不少——
案例一:遴选丞相,大家都一致选举张昭,结果被孙权大笔一划,直接否决,理由是现在事很多,多事之秋,作为百官之长的丞相一职,任务繁重,张老师不适合干这个,于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孙邵走马上任;
案例二:孙邵命短,没有多久就挂了,复选丞相的时候,大家还是推举张昭,都觉得这回该可以了吧,结果又是孙权大笔一挥,把名字划掉,理由是丞相一职琐事繁多,张老师为人耿直,不会拍肩膀,不利于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扬,于是,顾雍走马上任,基本上,张昭这辈子就不用想当高官了,就算是顾雍再挂掉,张昭能不能那笔写字都有问题,为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张昭自己都得给自己否决了,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嘛;
案例三:事情还没有完,孙权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