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也算是战死沙场;
8——郭淮,成功,他才刚上路呢,小秘书,只要运气好,沉得住气,不抛弃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条件似乎有点多啊,反正人家郭淮是成功了);
9——王淩,他的叔父是王允,但是他的成名和发迹与王允没有任何关系,有关他反抗司马懿的故事,后面还有重点介绍,这里就先不说了;
10——毌丘俭,同上,当然了,同上不是说他也是王允的大侄子啊,呵呵。
好了,以上20位将军统计完毕了,到了曹睿年间还有精力活动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还有谁呢?
10位大将本来可以保存一位张郃的,但是,全挂,10位上将呢?郭淮、王淩、毌丘俭三位(韩浩和朱灵待定,不过就算有口气也和时局无关了)。
20人存活3人,虽然和几位元帅有进步,但是,也可以进行重组了。
为了节省篇幅,下面只是把那些有点名望,有点功绩的列举出来:
1——张虎,张辽之子,官至偏将军,有点本事,但是没有太大的资本,不过出于对偶像的尊重还是列出来吧;
2——乐綝,乐进之子,官至扬州刺史,“果敢坚毅,有乃父之风”;
3——庞会,庞德之子,“果敢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当然了,他最为蜀国粉丝痛恨的就是进入成都之后杀光了关羽的后人,我虽然不至于痛恨,但是还是有点鄙视他。
毕竟,两军阵前刀剑无眼,要么是关羽死在庞德的手中,要么是庞德死在关羽的手中,何况,关羽给了他庞德机会,最后杀他也是成全他的气节而已,你至于让人家被灭族吗?再说了,都多少年了?
4——许仪,许褚之子,死在了钟会手中。
以此4人再加上3个幸存者,勉强构成了这一帮派的第2代成员,人才有些凋零,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他们父亲那样的气魄,只不过继承了长辈的爵位,有口饭吃而已,看来在任何时候有个好爸爸都是很重要的啊,乐綝和庞会这样的已经算是好的了。
此一帮派和亲族帮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2代的忠诚度上,他们的父辈是和曹操一起拼出来的,不是简单的君臣之情那么简单,里面有着生死之交(至少是有一部分的)的情谊。
到了第2代上,虽然政府对他们很优待,薪水很是丰厚,可是,这也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改变既得利益,一旦发生什么政治波动,自己的薪水就要被拖欠了——一代人是打天下的,一代人是坐天下的。
这也意味着这一批人完全可以成为司马懿的争取对象了,他只需要做到以下2点即可:
1——把自己打扮成曹魏政权的代言人,任何对自己的抵抗都是对朝廷,对曹氏的背叛,所以,当三剑客王淩、毌丘俭、诸葛诞分别挑起反抗司马懿的大旗的时候,响应他们的第2代人甚少。
郭淮已经被收编了,主动归顺,而乐綝干脆就与之对抗,甚至还壮烈在了诸葛诞的手中;
2——掺沙子,不断的扶植自己的人到这个行列中去,分管军权,到时候即便是有反抗力量也被*的差不多了,扶植谁呢?
司马师和司马昭这样的血亲当然是首选,而一些没有发迹的底层小人物如果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话也一定会破格提拔,比如邓艾。
其实就是一点,司马懿不断强化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这些人,70%都是想保证自己衣食无忧,只要继续给自己开饷,我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我们也是窝囊废了,造反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还会把自己拖下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还有20%的人被司马懿给洗脑了,帮着他打天下,最后,造反的不过是10%而已,难道羽翼丰满的司马懿还摆不平吗?
于是,支撑的第2根顶梁柱,所谓的第二大帮派,外姓武人帮也和坍塌无异。
——不过人家也是做了一些努力的,虽然代表只有三剑客而已。
最后再来看看影响最为深远的士族团体吧。
他们控制着朝廷上的话语权,控制着民间的舆论,他们的反应,或者说反抗力度直接决定了司马懿所谓的“阴谋”能否得逞。
41—06:上位,司马宣王(6)
武力手段虽然很重要,但是,三大支柱中,这第3根,士族集团的立场直接决定了司马懿的活动力度。
首先来看招牌家族——荀氏集团。
颍川荀氏在曹氏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二人分别协助曹操掌控内外,声名显赫,虽然荀彧被曹操给和谐掉了,可是,他的家族还继续着被曹操尊崇,荀攸不必说了,荀彧的后人待遇也是非比寻常,他的五个儿子中:
荀恽,字长倩,嗣侯,官至虎贲中郎将;
荀俣,字叔倩,任御史中丞;
荀诜,字曼倩,任大将军从事中郎;
荀顗,字景倩,博学而意思缜密,任散骑侍郎,再任尚书一职;
荀粲,字奉倩,崇尚道教,娶曹洪女。
这里面除了老四之外,前三位都是早亡,其中荀粲因妻子去世,悲痛而死,年仅29岁,老大荀恽因与曹植有交情,被曹丕憎恨(也是死的比较早一些),但是人家的妻子乃是曹操之女安阳公主,所以,后人还是没有遭到太大的波及,不过相比于前人,就有点生分了。
到了荀彧的孙子辈的时候,这种亲近感被进一步拉大,甚至还被拽进了司马氏的阵营中来:
荀В縻⒊ぷ樱疚⑵锍J蹋蠼艄阊粝绾睿朗辈30岁。
这个还是次要的,而且也是早亡,关键是下面的这位老兄荀霬,他是荀恽的次子,官至中领军,死时谥贞侯,追赐骠骑将军,他的另一个身份才是引人注意的——其妻为司马懿之女,与司马昭、司马师有交情。
由此可见,司马懿已经把触角伸进了举足轻重的荀氏集团中了,因此,这个家族开始将政治立场转向为司马氏一边来,荀霬不是个别现象,荀顗仕于晋,位至太尉,封临淮康公;荀寓,字景伯,荀俣之子,少与裴楷、王戎、杜默皆有名于京城,后来仕晋,位至尚书;荀憺,荀霬长子,任少府;荀恺,荀霬次子,晋武帝时为侍中,位至征西将军;荀悝,荀霬三子,任护军将军,追赠车骑将军;荀羽,荀寓之子,位至尚书。
从荀彧和荀攸之后,逐渐和曹氏拉开了距离,再加上和司马懿一派同有世家大族以及和颍川沾边的缘故(司马懿的爷爷当过颍川太守),也就给了司马氏“可乘之机”,于是,子孙后人中不少都被争取过来,有联姻的,有默认司马氏的话语权的,最有影响力的一家世族集团:荀氏,就此被司马氏给分化瓦解了。
和荀彧、荀攸同期崛起的元老集团还有郭嘉、程昱、陈群毛玠、崔琰等人,后两位被曹操给弄死了暂且不说,先来看看前三位。
郭嘉死的比较早(不然的话历史也许被改写了,就像游戏《曹操传》一样,呵呵),他的儿子郭奕开始虽然起点不错,不过可惜都是死的比较早,因此,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来对朝政施加影响;
至于程昱,和郭嘉差不多,只不过活的更长一些,他的子孙无法在曹氏的庇护下再接再厉和他本人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关系,“程昱性刚戾,与人多忤”,以至于他活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告他谋反,好在曹操和曹丕先后把这些当作耳旁风,不过要想形成一个自己的势力集团也是很难的事情了——相比于荀氏,司马氏对这两位的后人就少了一些小动作,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有几位散装的*,比如贾诩,比如辛毗,贾诩的子孙和前面那几位差不多,而且他本人也是比较圆滑,以保护自己为前提,做出什么事情来都是不奇怪的,辛毗的后人辛敞则很有意思,他的老爸一直以刚直闻名,到了他的时候,也开始向滑蛋转变了,当司马懿和曹爽火并的时候,作为曹爽参军的辛敞却是有点犹豫不决,就向自己那博学多才的女中豪杰姐姐辛宪英请教自己应该怎么办。
杀出城去支援曹爽,姐姐说道。
您认为曹爽会战胜司马懿吗?辛敞对此表示怀疑。
当然是曹爽死定了啊,辛宪英笑着说。
难您这不是害我吗?辛敞有点急。
你笨死啊,辛宪英解释:你是曹爽的参军,如果你不站在曹爽的立场上就会被人鄙视,老百姓鄙视你,司马懿作为战胜者也会鄙视你,还会辱没了咱爹的名誉,所以,你杀出去尽力而为一下就行了,意思意思给别人看,同时你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犯傻,you know?
明白了,辛敞点头。
果然后来的发展进程和辛宪英估计的一模一样,辛敞只是跑到了城外,但是什么都没有做——因为曹爽也是什么都没有做,所以,司马懿很满意忠肝义胆的辛敞的“所作所为”,而这位老兄,冒了一身的冷汗,后怕的说道:我要是不跟姐姐商量,可能就没有今天啦!
这一批*(*们大都没有煎熬到司马懿扬眉吐气的一天,最接近的也就是辛毗了)的子嗣们,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和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不错,所以,自然都不会在两派日后白热化的争斗中站在曹爽的一边去了。
这批人如此,那么那些曾经在曹操称王、曹丕称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中流砥柱们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烘托起曹魏天下的“五芒星”吧:
贾逵、陈群、王朗、钟繇、华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1—07:博弈,五芒星黯(1)
五芒星是一个外来词汇,套在这上面只不过是因为我“恰好”找到了5个人而已,如果只是找到了4个,那就是四大天王,如果是6个的话,那就是六面兽,以此类推,总之,五芒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在被我对号入座之后希望不要拍砖,至少不围绕这个问题拍砖。
五芒星被赋予的内涵也有很多,可以写出一篇5000字的文献综述了,所以,这里也不在他的本义上较真,只是围绕下面一点展开话题:五芒星的五个顶点都代表不同的元素,分别是地、水、火、风及象征人类精神力量的第五元素,而五芒星亦是在魔法中是常被使用的符号,因为其整体一看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最顶一点为头部,其余为四肢(引自百度词条,如有争议与在下无关,呵呵),贾逵代表“地”,华歆代表“水”,钟繇代表“火”,陈群代表“风”,而父子两代都已学识见长的王朗则是代表着精神元素——其实陈群才是代表着曹丕一族的精神力,但是可惜,他的儿子完成了战略转型,所以,只好进行一下修正了。
1——“地”之贾逵。
贾逵看上去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家里比较贫穷,他的教育也很有特点,据说是“祖父习,口授逵兵法数万言”。
他的出名也是因为自己的刚直,他初为郡吏,守绛邑长,203年,正好赶上了郭援攻打河东,所经城邑皆下,只有贾逵还在坚守,郭援久攻不下,于是找来单于合军一处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城将溃,绛父老与敌军谈判尤其提到一点,不杀害贾逵(可见贾逵平日里做的不错)。
绛人既溃,郭援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