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263章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63章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这几位戳到了点子上,民意啊,何必较真呢?

  于是,刘禅同意了——这就比那些倒霉的广电总局们强多了,他们今天和谐这个,明天*那个,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民意,因为在他们看来,民意都是狗屁的东西,还一位叫兽说的什么“99%的上访者都是精神病和偏执狂”一样,老百姓就是像个狗屁,随便放的东西。

  几千年了,不光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刘禅批准这个计划的时间是景耀6年春。

  景耀6年春是个什么概念?这年夏天,曹魏分兵3路,总计投入180000大军进犯,这年冬天,邓艾兵临城下,刘禅缴械,蜀汉灭亡了。

  距离诸葛亮病逝已经过了30年,但是他也被他的子民铭记了30年,被这个民族铭记了3000年,因为他位居高位却是一心为公,如此坦荡的一位如何不被追思?

  不光被自己的子民铭记,即便是在敌军的阵营中,也是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吃了不少亏的司马懿对他的印象只有一个——天下奇才,这是在观察了诸葛亮行军布阵之后得出的结论,也算是为诸葛亮军事才华不俗的一个注脚吧;

  30年后,也就是景耀6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同年秋,镇西将军钟会进攻蜀汉,攻至汉川,祭拜了诸葛亮的庙宇,然后颁发了一条军令——军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这里面固然有收买人心的因素,但是,不拿别的人作秀,而是拿诸葛亮说事不更能说明问题吗?诸葛亮的功绩,在嚣张如钟会这样的人心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分量的;

  10年后,晋武帝司马炎召见曾经跟随过诸葛亮的大臣樊建问他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樊建的回答是“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司马炎怎么说的呢?“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虽然诸葛亮的连年和魏国发生恶战,但是,一旦诸葛亮死后,他并没有被敌人仇视,反而得到了尊重,50年来,从司马懿到钟会再到司马炎都没有改变过这种对他的敬意。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诸葛亮的这种信念即便是敌人也赞叹不已,“尽其心力”、“临难而死义”,并没有国界的限制,就像《亮剑》中慷慨赴死的骑兵连长一样,再残忍的敌人也会为之所动。

  勇士,真的勇士都会享受到这种待遇,我们的诸葛丞相虽然不是战死沙场,但是,他做到了。

  对于这样的勇士,我们有必要通过诋毁其为野心家、*者来显摆自己的聪明才智吗?偶虽然也无耻过,比如非议过他对李严的暗算,比如揣测过他在三顾茅庐上如何炒作自己,包装自己,但是,盖棺论定的时候却不会给诸葛亮扣上这种无聊的帽子,偶像泛滥的年代就是偶像缺失的年代,现在的偶像要么是已经被戳穿了,要么是即将被戳穿,经得起时间和生死考验的不多,诸葛亮算是一个,即便是我们把他请下神坛,但是,没有必要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吧?

  有个偶像是好事,只要不是神化就可以。

  好了,不管多说少说,也是把诸葛武侯给说完了,下面,就该来看看司马懿——司马宣王的了。

41—01:上位,司马宣王(1)
诸葛亮死了。

  也意味着司马懿在曹魏政府中,达到了一个个人的新的高峰。

  的确,虽然在诸葛亮持续了7年的5次北伐(227—234)中,司马懿,作为最高指挥官,只不过是参与了其中最后的两次而已,而且,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坚决采用龟壳神功策略,即便是迫于压力出击了,也大多以失败而告终,比如最大规模的两仗,一次丢了硕果仅存的革命*张郃(如果你坚持这是故意的,那么我也没有办法),一次折损了3000大兵,实在是说不出手。

  但是,至少人家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输人但是没有输阵,不光没有丢掉什么战略要地,反而把诸葛亮给耗死了,所以,说人家是功勋卓著没有问题吧?过程好又能怎么样?再水银泻地般的进攻如果只是开花不结果又有什么用处?

  而且,司马懿也不是一根筋到底,他所忌惮的还是诸葛亮,所以,当确定诸葛亮死后,不仅做出了追击的态势,更是向曹睿请求向蜀国发动全面进攻。

  ——一如30年后的邓艾、钟会、诸葛绪全面出击的态势一样,只不过,在这里,司马懿要求由自己单独出马就可以了。

  不过曹睿,一向对司马懿言听计从的曹睿,居然拒绝了这个提案。

  倒不是他怕司马懿打败了,在国际上的影响不好,而是功高震主啊(这可是帝王们最忌惮的一个主旋律),如果司马懿借着这个统兵在外的机会进一步掌控军权,做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怎么办?

  所以,司马懿打输了或者无功而返到是好的,万一真的把蜀汉给灭了呢?会不会再出来一个曹操?

  曹睿嘴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这不代表他不会猜想到这一层关系,所以,就以不太成熟给推脱掉了。

  ——虽然诸葛亮刚死,重量级的统帅魏延又丧命于内部倾轧,此时乃是荡平蜀汉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荡平之后的奖金并没有划到自己的账户上,而是肥了司马懿的小金库的话还不如不打。

  不过,曹睿的努力也不过是限制一下司马懿的更迅猛的增长而已,对于他眼下取得的成绩必须褒奖一下,再说了,曹真死了,曹休死了,张郃不在了(就算是活着也退休了,都70了嘛),新一代人还没有彻底的顶上来,只有司马懿,乃是中生代的绝对权威人物,要想对抗东吴和蜀汉,必须把他扶持起来。

  所以,曹睿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限制而已,一旦人家有功了,不封赏一下还说不过去。

  所以,在诸葛亮死后的第2年,也就是235年,司马懿被拜为太尉。

  这是掌管中央军权的最高官职,大致等于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主席是曹睿)+国防部长,可以说是炙手可热,下一步,在不放手军权的前提下,司马懿将要对权力的制高点,皇权,发动进攻了,至少,短期目标锁定在了国务院总理一职上。

41—02:上位,司马宣王(2)
这也意味着,司马懿可以打造一个以自己为权力核心的小圈子了。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司马懿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但是,由此推论他从出生那天起就一直是野心勃勃的话就是我接受不了的了,更不能就此认定他和诸葛亮作战时候采用的策略是养兵自重,曹睿的担忧表明,他最惧怕的不是司马懿和敌人僵持,而是惧怕他建立更大的功勋,到时候反而难以控制了。

  所以,司马懿是不存在和诸葛亮眉来眼去,并且借机除掉张郃这种比较猥琐的阴谋事件的。

  但是,现在司马懿是太尉了,做到这个位置上,不管是依旧保持心态忠心护主,找一些自己信任的人,把他们扶植起来更好的工作还是另有所图,培植自己的利益集团,都是正常现象,可以理解,而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最后促成的结果都是曹魏权力机构被转移到司马氏手中,一如当年曹操在汉廷玩弄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一套。

  做到了太尉的位置上再来这一套也是来得及的,动的太早的话会打草惊蛇,曹丕和曹睿都不是傻子,而现在在动手的话,就算有点扎眼也是尾大不掉了,何况,司马懿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弄明白司马懿的上位过程和洗牌手法,首先来看看眼下阶段的曹魏势力格局。

  曹操的第一代权力层构成和刘备带有地域性质的三大帮派联合构筑统治阶层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刘备的长期流窜,根据地打一块丢一块造成的),虽然也是三大帮派,但是,构成比较和谐,分工也比较精确。

  ——第一大帮派就是亲族帮,主要是曹姓将领和夏侯氏集团,由于这帮人疏于政务,而强在军事方面,所以,他们大多是成为中央军权的实际操控者,比如三足鼎立之后,边境地带的三大军事板块中有两个是被这伙人控制的,荆州军区的曹仁和汉中地区的夏侯渊,只有张辽的合肥才是外姓将领完全控制,不过,影响力、兵力部署等方面都是最薄弱的,还比如象征着骑兵巅峰的虎豹骑始终被把持在曹姓将领手中,后来曹操索性亲自接手了。

  ——《龙狼传》中把司马懿忽悠成破凰之相可以理解,但是忽悠成虎豹骑的首领则是异想天开了;

  第二大帮派就是在曹操的征伐过程中吸收过来的军事将领,比如魏国五虎将中有三位是被招降的将领,曹操对他们十分信任,所以,这三位是在曹操的手下达到了个人的巅峰时刻,以他们为首,再加上文聘等人构筑的武人集团成了地方军政的掌权者,由于出身不太好,所以,尤其对曹操的信任感激涕零,自然会拼死效命;

  第三大帮派不同于前两位的武官色彩,而是以世家大族为构成特色。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着曹操处理政务,制定国策,铲除异己,后来曹丕构建九品中正制也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事实上他想不这么干也不行啊,就像曹操,除掉了不听话的荀彧,可是,对于已经声名鹊起的荀氏家族只能继续恩宠,这个以颍川人士为核心的文官集团将成为司马懿“阴谋篡权”的最大障碍,因为他们谙熟政务,玩弄权柄一个个都是游刃有余,司马懿在他们面前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估计这也是司马懿在初期没有对曹操政权有什么热心的原因之一,来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泯然众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都说了,那是第一代权力核心构成,属于曹操时代的,司马懿真正要面对的则是第二代以及尚未真正形成的第三代了。

  下回接着讲。

41—03:上位,司马宣王(3)
按照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以及枪林弹雨的高风险,长期立足于第一线的两大军事帮派已经呈现了瓦解之势,以曹睿227年即位为年限来看,亲族帮的代表人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基本上报废掉了:

  1——夏侯渊,战死于汉中;

  2——夏侯惇,在曹丕称帝不过几个月后也病死了;

  3——曹仁,在黄初4年,也就是曹睿即位的3年前病逝;

  4——曹纯,死的更早,建安15年的时候就去上帝那里占位置去了;

  5——曹洪,倒是活的久一些,一直死撑到了太和6年,也就是233年,但是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光芒了,更重要的是,曹丕即位之后,算小账,因为这位叔叔当年不借自己钱,所以找了个借口把他一撸到底(还差点把他给杀了,幸亏母亲和诸位大臣说情),远离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