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是实力,说到底,实力还是迈不迈这一步的基础标准,曹丕迈出去了还是因为有充裕的实力撑腰。
刘备有吗?我们假设他在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国力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算是有实力的话,那么,现在,单纯的从实力比较来看,刘备不行了,不仅比不上曹丕,还要落在孙权的后面。
一切都是因为荆州军区的丧失,关羽军团的败亡,全军覆没,这意味着刘备帝国整整折损了至少四分之一的根据地和军事、经济实力。
而这,还只是倒下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
第二个就是孙刘联盟彻底撕破脸,不复存在,实力大为削弱的刘备所要面对的是两个强劲的敌人,和其中随便一个掰手腕都没有胜算的刘备何况是同时面对两个了?
所以,刘备就想改善其中一股势力的外交关系,这样的话在未来战争中不至于沦落为双线作战的尴尬局面。
他选择的是谁呢?曹丕,于是就借着曹操新亡的时候加强和曹丕的联络,妄图修复一下之前不能再糟糕的局面,可惜,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曹丕拒绝的理由是刘备借着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谈判是对自己和死者的不尊重,再加上之前连绵不断的战争,促使曹丕根本就没有什么开始就直接粗暴的拒绝了,不过估计曹丕的想法也没有这么简单,孙权率先示弱,如果再联络刘备的话就有点弄巧成拙了,必须让那两家自己打起来啊。
可是不管怎么样,从刘备的这个动作来看,我们也可以分析出后来之所以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并不是偶然为之的了,因为在这个阶段,孙权就已经成了他的假想敌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斡旋的余地。
第三张多米诺骨牌就是因为关羽的败亡,蜀汉帝国内部不得不展开问责制,找出一个负责人来,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罪魁祸首”关羽已经英勇就义,自己又是领导,领导不能有错误,所以,问责制必然的演变为揪出替罪羔羊。
这样一来,也引发了蜀汉帝国进一步的内讧。
垮掉的就是上庸军区。
刘封,老大的义子,杰出的青年将领,战功卓著,忠心耿耿,但是,因为拒绝配合关羽发动襄樊攻势而被刘备秋后算账了——刘封和孟达的拒绝很有道理,而且关羽不死的话不也就没有事了?
可惜,一切只是假设和如果,关羽死了,于是,曾经拒绝伸出援手的刘封就浮出水面,“先主恨之”。
单单是刘备和刘封之间有点摩擦的话还不足以让这个新兴的军区遭遇灭顶之灾,问题在于,除了和义父那里,刘封还和自己的政委孟达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矛盾在于政权,刘封自恃为刘备养子,又是骁勇善战,所以,必然强调对权力的掌控,而孟达呢?本来和法正一样有“先见之明”,可是,却被发配到了上庸,发配就发配吧,到了这里还要被刘备猜忌,居然让刘封这个黄毛小子来牵制自己,所以,因为刘备自身的一个疏忽,让刘封和孟达之间不可避免的明争暗斗,而相比之下,孟达都比刘封的怨气更重一些。
忌惮于刘备的不信任,恼火于刘封的年轻气盛不给面子,又害怕关羽医师被别人做文章,所以,当刘封借故夺了自己的鼓吹之后,一直隐忍和不满中度过的孟达终于爆发了!
怎么一个爆发方式?反正自己已经是一个有前科的人了,大不了再投降一次吧,谁怕谁啊。
孟达这么做,不仅仅是给刘封出难题,也是给刘备来了一个并非是毫不留情的背后一刀。
35—08:称帝,玄德大梦(2)
孟达,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看作是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人,但是,至少在背叛刘备这件事上做的还是有点人情味,临走的时候写了一封信转交给刘备,言辞颇是诚恳和谦卑,歌颂了刘备的伟大,祝福他好运,最后又鄙视了一下自己,“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算是有点自知之明吧。
而后,孟达的背叛也不过是拉走了本部人马,并没有进一步的分裂主义倾向,看似有点友好分手的味道。
如果只是孟达的单方面出走的话,刘备的损失也不会很大,随后事态的发展就令他乐观不起来了,因为孟达投降的是曹丕,而曹丕显然不希望孟达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这么一点而已。
而且,因为孟达本人也是一个大帅锅,文采也不错,很容易招来文人出身的曹丕的欣赏,于是,虽然是刚投降过来,本着政治影响和个人喜好,曹丕对他委以重任,拜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而后,做出了新的行政划分,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新人孟达呢,就此出任了首届的新城太守一职。
但是,这些还只是空头支票,孟达要想坐到这个位置上,首先还要从旧主刘备那里打下来,于是,在蜀汉和曹魏之间的上庸战役中,孟达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在这次战役中,出于真心帮助孟达也好,还是监视孟达也好,除了孟达本部人马之外,曹丕还派遣了征南将军夏侯尚以及右将军徐晃,共计20000多人马大举入侵。
对手只有实力被严重削弱的刘封、申耽、申仪等人,兵力也不足万人。
虽然之前共事阶段孟达和刘封的恩怨很深,可是,出于战略和心理战术上的考虑,孟达先礼后兵,给刘封写了一封信,进行政治诱降,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高官厚禄的勾引,孟达的立足点是恐吓,指出他刘封眼下的处境是及其的危险的,还是识时务一些吧。
刘封呢?毅然的拒绝了孟达的勾引,这里面固然有他对孟达一如既往的仇视和不信任,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对刘备还是忠心耿耿的,毕竟,收为养子,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耀啊,自然是要精忠报国了。
所以,即便是处境极为恶劣,站在对面的有熟悉自己兵力部署的孟达和骁勇善战的徐晃,刘封还是要奋力一搏,他也要尝尝当时关羽那种外无援兵的尴尬境地。
可惜,天灭刘封,他不仅没有外援,甚至内部还出了问题,结果,本想打一场轰轰烈烈的防御战,反而成了一次溃败。
捣乱的就是之前望风而降的申耽申仪兄弟,虽然刘备待他们不薄,虽然他们把家眷宗族作为人质押在了成都,可是,眼下大敌当前,输掉战争是明显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像上次一样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当一个舒舒服服的墙头草发动倒戈一击。
结果就是申仪率先背叛,配合魏军反攻刘封,刘封猝不及防,因为他根本就指挥不了地头蛇申耽的人马,最后,只好带着七零八落的本部人马狼狈的溃退,申耽和申仪就这样里应外合,再度易帜,回归了魏国的怀抱。
作为奖赏和鼓励以后有更多的人投降,曹丕还封申耽为怀集将军,徙居南阳(这种骑墙派,压根就不能放在本土,何况还是边地,刘备之前控制的不彻底,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吸取教训),申耽调走高升,申仪则被拜为魏兴太守,继续发光发热。
——后面还会有重要的表现和发挥。
孟达和申耽、申仪的先后背叛瓦解了刘封集团在上庸军区的实际控制权,使得刘备集团继丧失荆州军区之后又丢掉了一个外围据点。
也许无论是孟达还是申耽兄弟在蜀汉帝国中并不拥有太多的话语权,但是,此事件和关羽败亡事件紧密相连,无疑是一个士气上的重创。
而且,从军事战略价值来看,既是增加了本土的受侵害系数,也为日后的出师提升了难度,此路不通之后,只好在汉中这个正面战场上做文章了,而这对于本就军事实力不具备优势,又接连遭遇重创的刘备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了。
总之,刘备高兴劲并没有持续多久,就丧失了两大据点,先后折损了将近80000的精锐部队。
——全是战斗在第一线上的主力部队,刘封虽然还活着,勉强驻扎在洵口苟延残喘,可是,由于对于这两起严重的政治事件都有点说不清楚,所以孟达的预言很快就会实现:刘封要倒大霉了。
35—09:称帝,玄德大梦(3)
如果说关羽那件事刘备只能迁怒于刘封,有些事无法说出口的话,那么对于上庸军区沦陷的事件则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刘封扭送上军事法庭。
作为上庸军区司令,你把你的防区给弄丢了必然要负上责任的,所以,反而不如关羽死掉来个一了百了啊。
其次,具体分析事件经过,如果刘封不激怒孟达,就不会导致孟达反水,更不会导致申耽兄弟添乱,那么以此类推,上庸军区也就不会如此轻易的沦陷到曹丕的手中,于是,为了严肃军纪,刘备将养子刘封以侵凌孟达、不救关羽数罪并罚,新帐老账一起算,送上了军事法庭。
剩下的就看怎么量刑了。
根据陈寿的记载,一直处于幕后运输工作的诸葛亮站了出来,劝说刘备杀掉刘封。
但是,陈寿列举出来的杀掉刘封的理由很是耐人寻味,因为诸葛亮所要考虑的是刘封刚猛,刘备之后恐怕难以控制,所以还是尽早处置吧。
这么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封所犯的不是死罪,即便是死罪也可以酌情减轻罪行,但是,出于长远的政治利益考虑,诸葛亮还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我们的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真的这么“龌龊”吗?
很有可能,因为不能忽略掉的一个政治背景是,刘备最为倚重的谋士法正已经于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了(年仅45岁)。
虽然是正常死亡,可是,对于蜀汉帝国来讲,损失不小于关羽的败亡,正所谓漏船偏逢连夜雨啊,那么,荆州集团的唯一领袖诸葛亮就“不得不”考虑更多更全面的事情。
但是,就算诸葛亮“龌龊”了,就算他预料到刘备不久就要告别人世,自己将独掌大权,刘备是那么好忽悠的吗?他难道不知道一将难求吗?尤其是在这个危机的时刻?
所以,个人感觉,诸葛亮虽然人格没有高尚到圣人的境界,也还不至于这个时侯落井下石,毕竟,就算自己不久就独掌大权,可是,按照他的威信力和资历,驾驭刘封还是没有问题的,魏延不是比刘封桀骜不驯,骁勇善战多了?资历也比刘封厚实,还不是被诸葛亮驾驭的很好?魏延都没有问题,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刘封,难道他会对刘禅有什么威胁?当然不会,因为他只是一个养子而已,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所以,即便是诸葛亮存心除掉刘封,也不应该是陈寿举出的这个理由,顶多也就是两人有私怨,而更有可能的是严肃军纪,严肃法纪,通过对刘封的处理来整饬有点动荡的局面,以显示他的威严来。
而且,刘备在责令刘封自裁之后也为之痛哭流涕,也可以看出有点不得已而为之,一如诸葛亮后来斩杀马谡一样。
不管怎么样,一代杰出的青年将领刘封被处以极刑,这是一个可以计算出来的损失,也进一步降低了刘备的实力,此时的他要想称帝的话已经有点底气不足了,而如果想强撑称帝的话就只好在旁门左道上下功夫,而且还需要别人的配合才可以。
怎么一个配合条件?
汉献帝的中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