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你不知道的眼泪 >

第14章

你不知道的眼泪-第14章

小说: 你不知道的眼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戏的人此时被给予了参演机会,她眉毛一挑,我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只觉得此人浑身的戏剧元素都要撒欢了。
  果不其然。这个披散着大波浪的姑娘斜斜地睨我一眼,语声不屑:“这又不是我的工作,没有了你自己和他们说。你们公司不是要打造五星级服务呢嘛,不是就这么服务的吧。”
  我活到二十二岁从来不赞成打女人的,可是此时此刻,我多么想搂起桌上的一把登机牌砸到她脸上。
  可是如果我拿登机牌砸她,那么砸到我脸上的应该就不止盒饭或者矿泉水瓶这么简单了。岗前培训时公司再三阐明的服务守则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顾客错了,请参阅第一条。
  此刻我能做的,只有忍气吞声。我静坐着想了想,然后把举手的人中几个年轻些的叫到柜台附近,请他们退让一步。对着其中四个女孩子,我投以了极为诚挚恳切的目光,只希望宝刀未老,大学时候董意意那句“你长得可真帅呀”今日能派上用场。
  最终顺利招安。协调的结果是,只有一个人没能如愿以偿,但此人不是多么难缠的主儿,在我的再三点头抱歉下摆摆手作罢。
  我如释重负,以为度过一劫。在送走这一群人时,不忘意味深长地觑了一眼大波浪头,觉得甚是解气。
  可是五点半下班前,主任张丰过来告诉我:“更新,下午有顾客投诉你办事敷衍,没能满足他们要求。”
  我立马想起横眉冷对我的波浪头,条件反射地问:“是那个旅行团领队吗?”
  张主任看看我,皱了皱眉头:“嗯。情况我也了解了,不是硬伤,但是你知道我们的原则,不管是有效投诉还是无效投诉,本人都要做自我检讨。”他顿了顿,“你既然心里有数,这个事儿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态度上注意改改。还有你的性子,得再沉稳些。”
  主任撂下话就走了。我越想越生气,转正三天,还没得褒奖就先被投诉了,大大的不吉利。转而又怨自己,这样按捺不住,难题明明解决了,偏偏又自招麻烦。她要占上风让她占就是了,何必逞无谓的意气。人家大城市过来的,在其他不思进取的小城市显摆显摆优越感,我何必拦着。
  这样想着,意识到自己的可笑,情绪又渐渐平复下来。交完班走到出口,耳边轰鸣着落下又一架飞机。随意地抬起头去看,机身上隐约可见黑色的大字和红色的流线,上海航空。
  记得高中课本上有一首汉乐府诗,即使是那时憎恶背书的我,也还记得其中脍炙人口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如果现在,我离开东南沿海的这个城市,飞往别处,是否也会犹豫徘徊呢?
  已经和缓的情绪,此时莫名地转向低沉。

  勾扯回忆

  西竹
  十月末,我在塞万提斯图书馆度过了一个安静充实的周末。此时距离DELE考试还有不足二十天,我开始集中精力备战。
  话说,这一年的十月初,部门经理针对翻译小组重新出台了规定。在走过场的组员意见征求之后,原先没有设限的笔译工作新增了每日工作量下限,遇上病假事假,耽误的工作量要在后面的工作日补上来,否则要克扣相应的季度奖金。
  因为公司会务组众多,而翻译组只有六个人,经常出差担任会议同传的有五个,大量的笔译工作在忙季需要外包给翻译公司。为了保证较高的质翻译量,统一选取的都是行业领先机构,价格自然不菲。这台关于最低工作量的规定,名义上是为了对笔译部分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实际上却是给我们拧紧发条,以节省会务成本。
  六个同事里,最有反抗精神的田芯在规定生效后的第一时间把我和赵芹拖进公司内部聊天软件的对话组,滔滔不满如奔流江水绵延开来。
  “我靠,摆明了资本主义压榨嘛!搞什么,大不了我们一起辞职,让他们临时招人去,急死他们。”
  赵芹附和:“就是就是,给这么点钱还让我们干苦力,太过分了。他们真有心考评,怎么不把出差量算在绩效考核里呢,那才是给会议节省成本贡献最多的部分,现在这种做法,摆明了是榨取劳动力。”
  我因为心有盘算,属于相对的温和淡定派:“坑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像你说的,大不了辞职呗。咱也不怕,不就是每天两三千字的底线吗,我们哪个人之前的翻译量不超出一大截啊。”
  “我正想说这个呢,”田芯发上来一个气哼哼和一个倍得意的表情,“咱们以后要众志成城同气连枝,每天工作量绝对不超过这个数字,气死老狐狸。”
  我哈哈笑。
  老狐狸是我们的部门经理,姓腾,因为面有奸相,一双色眼,被田芯尊称为狐狸。
  田芯、赵芹,加上我,我们三个是六个成员里有过留学经验且学习同声翻译出身的。剩下的三个人,一个是主管沈从言,一个是已经婚育专做笔译的柳婷,还有一个是和我一起去桂林出差的李珍,年纪都在三十上下,且非科班出身,反叛意志不甚强烈,因此我们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时候基本不会叫上她们。
  说好了要奔着最低工作限度奋斗,可是我这个叛徒在此后长达一个月里压根没有贯彻实施。在初来乍到的工作积极性的后续影响下,最低工作量通常两三个小时内就解决了。有时为了多些时间来阅读BBC西语新闻,我也会故意拖延交稿时间,但良心上多少有些过不去,在这可耻的良心作用下,我的每日平均工作量维持在四千字左右。
  直到十月末,负责笔译任务派发和月度翻译字数统计的同事陈园发来邮件,我赫然发现,除了我和专职笔译柳婷姐以外,其余四人的日均工作量均徘徊在两千左右,田芯和赵芹有一周连着每天只翻译了一千六到一千七百字。
  我这心里啊,很不是滋味。
  于是在被同样看到邮件的二人强烈不屑共同鄙视之后,我深深地觉悟了。这种觉悟的一层原因,是自醒出做人不应该和自己过不去,得逍遥时且逍遥。另一层原因,不是出于吃亏或补偿心理,而是从现在起,我得每天挤出可观的时间进行DELE考试前的冲刺了。
  所以狐狸君啊,迎接我即将起事的懒惰吧!
  从十一月初开始,我改变了工作模式,把日常的八小时划分成上午三个半小时的翻译时间和下午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以及半个小时的无意义发呆和上厕所时间。一般而言,三个半小时足够应付底线工作量,下午我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投身备考作战。
  下午的四个小时,我把两个小时拿来阅读西语新闻,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和丰富词汇量。之前三个月的阅读偏向于精读,我每日都会新建一个记事本,遇到生词便拖进去,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大量漂亮而地道的用语,收获颇丰。而眼下我把策略调整为针对考试需要的泛读,更加注重阅读速度和累计各领域素材,除了关键字词不在查阅词典上浪费时间。这一方面有利于应试时在阅读部分节约时间,另一方面,BBC的西语新闻首页上技术、健康、科学、社会与文化、趣闻和经济六大板块的内容全方位地扩充了我的知识储备,这无疑是帮助我应对最为挑战的口语测试的一大助力。
  另外的两个小时,我专门用来备战口语。网络上可用的西语资料少得可怜,我于是曲线救国,从百度文库里下载了雅思口语考试的四十五个话题,十一月一号到十五号,一天消化三个。我发散思维联想所有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表达,并利用公司较快的网速悉数查阅并记录下来,下班回家后,再花两到三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围绕这些话题自言自语。
  在我干了翻译这行之后,有很多朋友和陌生人在各类场合向我打听提高口语的诀窍,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字,说。
  由于字母发音和音节组合的不同,西班牙语相比英语,讲起来是一门十足豪放的语言。第一个星期我因为嘴巴张得不够程度吃足了苦头,嗓子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干疼不已,出口的语音又一点儿都不道地。
  然后我再次深深觉悟了。在试着张大嘴巴彪悍地自问自答后,嗓子的疼痛反而神奇地减轻许多,带着霸气味道的话说出口,信心也随之大增。
  再然后,十一月十七号,我勇敢并犯耸地走进了DELE B2级别的考场。
  第一天是笔试,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点,分为阅读、作文、听力、文法和词汇四项,其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这些加上第二天的口试,一共是五项考试,分作三组计分,即阅读和作文,听力和口语,文法和词汇,每一组成绩都必须达到各组总分的70%才算通过。
  四个小时挨下来,阅读和作文,马马虎虎,文法和词汇,凑凑合合,而听力一项,战战兢兢。我在考场外结识了一个上外大四的女生,出了考场后她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听力真TM坑爹啊!”
  我闻言倍感安慰。
  本着民以食为天的人生信条,坐地铁路过中山公园时,我特意下车吃了碗香喷喷的黄鱼面,紧接着奔回家准备口语考试。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和那些有外教出过国的孩子比起来,肯定是快不如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做足准备,让这杆非标配的枪起码光可鉴人。
  口语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看图说话,个人阐述和双方对话。我在看到考官时忍不住一阵暗喜:高眉深目,棕发碧眼,眉梢挂笑,真帅啊!看上去真善良啊!
  可是你知道的,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
  第一个部分,我抽到的四张连环画以图书馆里为场景,反映的是大声喧哗的问题。按规定,第一到第三幅图由考生单独描述,第四幅图是即兴的会话表演。老天保佑,真心不难。简单的寒暄之后,帅哥考官指指图,说:“告诉我第一幅图里发生了什么。”
  我于是老老实实地描述图片里的内容,本着多说好过不说的原则努力发挥。过了大约一分钟,说到再无细节可挖时,还不见下一步指示,我于是困惑地抬起头用眼神寻求帮助。
  帅哥打量了我一秒,紧了紧眉头:“好吧,那我们现在来表演最后一幅图片里的场景。”
  我石化了。苍天呐!您刚刚不是说只让我描述第一幅图的吗?然后瞬间反应过来,我怎么这么二,人家其实就是让我一鼓作气说完呀!
  这时候想到张口解释,却因为突袭的紧张和胆怯,迟迟组织不了语言开口,我只好认栽,强自镇定,硬着头皮全力应付下面的对话。心里面狠狠地笑话自己,自我介绍时还说自个儿是名翻译,奶奶的,我可真耸。
  天可怜见,个人阐述环节我抽到的话题是事先准备充分而又贴近生活的“生日”。
  我按照之前在草稿上列出的提纲不间断阐述了三分钟,虽然起初因为犯耸而声线微颤,但我一直直视着帅哥的绿眼睛传达积极信息,最后让自己镇定下来。
  没想到这家伙是个刺头。在结束常规对话后,他眯了眯眼睛摊开双手做困惑状,追加了一个很不常规的问题:“你刚刚阐述了生日的意义和聚会的欢乐,那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曾经让你不想过生日的?”
  不想要,很多时候,不是不想要,而是我想要的,别人给不了。
  对于这个剑走偏锋的问题,我很想这样有深度地回答。可是这样的深度用西语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