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幽梦影 >

第22章

幽梦影-第22章

小说: 幽梦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评】
  袁士旦曰:令我百端交集。
  黄孔植曰:此逆旅无聊之况,心斋亦知之乎!
  【译文】
  清幽的夜晚一个人独坐,只好邀来明月向他们诉说愁苦的思绪;美好的夜晚,独自躺在床上,只有唤来蟋蟀告诉它自己的惆怅。
  【评析】
  这则文字是抒发作者感情的。
  清幽的夜晚一个人独坐,只好邀来明月向他们诉说愁苦的思绪;美好的夜晚,独自躺在床上,只有唤来蟋蟀告诉它自己的惆怅。这种感觉是如此凄凉,让人顿时产生一种无限的伤感。
  清幽宁静明亮的夜晚,月色娇美,给人以无限遐想,是多么美好的事;同时也可以邀上三五友人,把酒赏月,对酒言欢,乐也融融,而此时却是独自一人,有无尽的愁苦,更衬托出游客的孤寂。孤枕本来就难以入眠,再加上听见蟋蟀的叫声,更加倍感到寂寞难耐。文中不说愁恨,只是对月言愁、对蛰语恨,写愁苦更加深入人心。
  官声采于舆论
  【原文】
  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原评】
  黄九烟曰:先师有言:“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李若金曰:豪右而不讲分上,寒乞而不望推恩者,亦未尝无公论。
  倪永清曰:我谓众人唾骂者,其人必有可观。
  【译文】
  官员为官的名声来自于公众的评说中,从豪门望族和贫贱的百姓口中得到的话,都是不可以相信的;桃色事件的形成在于成见,而艳丽妖媚和丑陋的说法,恐怕不是实情。
  【评析】
  对于人的评价要反映他的客观实在当中。就像本段文字所说一些人的言论并不是客观的反映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他们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对某个人做出相应的评价的。
  为官的名声,自然要反映在公众的评说之中,对吏员的考察从舆论中取得,是完全正确的。但舆论有时也是不确切的,如清官,不畏强权暴力,坚持真理,秉公执法,必然会得罪一些豪门望族或是达官贵人,要从他们口中得到对清官的评价,一定会是坏的。如赃官,与豪绅勾结,连成一体,他们欺压百姓,但是出于这些人之口,贪赃枉法的官也是最好的清官。所以,采官声,豪右之口不能得其真。而对于衣不能裹体,食不足以裹腹的人来说,人穷志短,希望得到恩惠,更不敢讲真话,所以,采官声于寒乞之口,也不能得其真。还有判花案中说某妓美貌绝伦或丑陋不堪,都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是诋毁,均不可以相信。
  作者将官与妓并列说出,以妓说官,可见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官吏的黑暗的厌恶。
  胸藏丘壑
  【原文】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译文】
  胸中藏有千丘沟壑,生活在城市和山林里没有什么区别;兴趣寄托在烟霞云雾之中,生活在尘世就如身处在蓬莱仙岛一样。
  【评析】
  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城市与山林,尘世与仙境,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于观赏主体的感受不同,于是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生活在城市中,如果能够胸襟开阔,心怀坦荡,忘却城市的烦恼,而独处于山林之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压抑,保持良好的心境,那就同样可以发现许多胜景,在城市也和在山林一样快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而如果身在山林,却心浮气躁,渴望世俗的繁华,恋慕尘世的享乐,心向功名利禄,虽处在山林之中,也无法享受处于山林之中的乐趣。同样身在尘世,淡泊名利,身心俱净,不沉湎于尘世的酒色财气,不陷于俗世中的儿女情长,不贪恋功名富贵,虽身在尘世,心灵已经皈依仙境,这和身处在蓬莱仙岛没有什么区别。反之,虽然身处在蓬莱仙岛,却心有杂陈,这就好像身在尘世之中。
  梧桐为植物中清品
  【原文】
  梧桐为植物中清品,而形家独忌之,甚且谓“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若竟视为不祥之物也者。夫剪桐封弟,其为宫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过于周。俗言之不足据,类如此夫!
  【原评】
  江含徵曰:爱碧梧者,遂艰于白镪。造物盖忌之,故靳之也。有何吉凶、休咎之可关!只是打秋风时,光棍样可厌耳!
  尤悔庵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言之矣。
  倪永清曰:心斋为梧桐雪千古之奇冤,百卉俱当九顿。
  【译文】
  梧桐树是植物中最清贵的品种,而看风水的人却非常忌讳它,,甚至还说“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竟然把它视为不祥之物。像历史上周成王剪桐封第的事,可以看出梧桐树是宫中的树;而用卜卦预测传国最久的,没有比得过周朝的。世俗的话不足以使人相信,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评析】
  作者在这则文字中通过梧桐树的说法,印证了俗言的不可相信。梧桐树为植物中的清品,凤凰栖息于上,梧桐木可以制造琴,但阴阳风水先生们却忌讳梧桐存在于院落之中,还说出了所谓的“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认为梧桐会妨碍主人,会影响主人的性命。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作者对这种观点是不肯苟同的。他举历史上酷信占卜又享国最久的周朝加以反驳风水先生的话,故事是说:周成王在宫中能剪桐封弟,可以看出梧桐树当时在宫中是十分受重视的。宫中植桐却能长久享国,以梧桐为忌,这显然与历史是相悖的。由此可以知道,风水先生和人们所忌讳梧桐,是心理原因。
  多情者
  【原文】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原评】
  朱其恭曰:此三言者,皆是心斋自为写照。
  王司直日:我愿饮酒、读《离骚》,至死方辍,何如?
  【译文】
  多情的人,不会因为人的生死而变心;喜好饮酒的人,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酒量;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因为忙碌或清闲而中断读书。
  【评析】
  真正的喜好不会什么所谓的原因而改变,如果是真的喜好是恒久不变的。就像人们的感情一样,与生命同在,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地位而改变,它是可以经受住任何考验,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不会改变,至死不渝的真情感,这样的人才是有情人。喜欢喝酒的人,酒是他的至爱,不会因为天气的突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改变自己的嗜好。喜爱读书,读书就不再是为了消闲或打发时光,闲暇时要读,繁忙时也能忙中抽闲,来读书。读书成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30'十

  蛛为蝶之敌国
  【原文】
  蛛为蝶之敌国,驴为马之附庸。
  【原评】
  周星远曰:妙论解颐,不数晋人危语、隐语。
  黄交三曰:自开辟以来,未闻有此奇论。
  【译文】
  蜘蛛是蝴蝶的敌人,驴是马的附庸。
  【评析】
  蝴蝶自由自在的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飞来飞去,适意自然,向来为生活在尘世中,并且深受各种痛苦的人们所羡慕。但是蝴蝶从不设防,所以不免遭遇到别人的暗算,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在大自然中,蜘蛛是蝴蝶最大的天敌。蜘蛛结的网随处可见,蝴蝶一旦陷入网中,则无疑飞蛾投火,在劫难逃。这就是所说的“蛛为蝶之敌国”。
  驴与马虽然不是一种动物,但是关系却非常好。虽然这样,驴却不如马更受人们所欢迎,也不如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得作用大,于是人们多称赞马,而贬斥驴。
  其实马和驴一样都是一种动物,这些只是人们的偏见,而作者似乎也有这种偏见。
  立品
  【原文】
  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
  【原评】
  方宝臣曰:真道学,未有不风流者。
  张竹坡曰:夫子自道也。
  胡静夫曰:予赠金陵前辈赵容庵句云:“文章鼎立庄骚外,杖履风流晋宋间。”今当移赠山老。
  倪永清曰:等闲地位,却是个双料圣人。
  陆云士曰:有不风流之道学,有风流之道学;有不道学风流,有道学之风流,毫厘千里。
  【译文】
  树立品行,应当发扬宋人理学的要义;立身处世,应当参照晋人的风流洒脱。
  【评析】
  人们都希望能从容的生活在人世间,那么要怎样的生活在人世间才不枉人生呢?这是千古以来,人们一直长谈不衰的话题。什么是理想人格呢?这段文字所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作者所说的“立品”是应当发扬宋人的理学;为人处世以昂当学习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取两代之美而合二为一。这的确是神来的构思。
  所谓的道学,端庄,持重,做人要做正人君子,树立品行最理想的取向应该是取法道学。但道学的古板让人难以接受不够灵活,生活或许会很乏味,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定就很理想。而魏晋风流,就更多了点凡人的气息,潇洒自如、风流倜傥,自然天成。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已。所以作者所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设计,不可能实现。
  古谓禽兽亦知人伦
  【原文】
  古谓禽兽亦知人伦。予谓匪独禽兽也,即草木亦复有之。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乔,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荆之闻分而枯,闻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莲之并蒂,其夫妇也;兰之同心,其朋友也。
  【原评】
  江含徵曰:纲常伦理,今日几于扫地,合向花木鸟兽中求之。
  又曰:心斋不喜迂腐,此却有腐气。
  【译文】
  古人说禽兽也知道人伦关系。我说不止禽兽有这种关系,就连花草树木也有这种关系。牡丹为花中之王,芍药为花中之相,他们之间是君臣关系;南山乔木,北山的梓树,他们是父子;紫荆树知道要被分割便枯萎了,知道不分就复活了,他们之间是兄弟的关系;莲花中的并蒂,他们是夫妇关系;兰花同心这是朋友关系。
  【评析】
  人伦是一种社会存在中的基本形式,只有这种形式的存在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为有了这种道德准则,社会才能在有序的发展中加速的前进。这些准则,是在人类社会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增添着新的内容有不断完善的新添设的内容。不仅人是这样,动物、植物也是这样。这是自然界发展的需要,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所有的植物动物方面的人伦关系都是从人伦中移植过去的,是人们关系的体现。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表现了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一种竞争法则,在竞争中和谐团结,才更有发展前途。
  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更有实力,具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就必须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这时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豪杰易于圣贤
  【原文】
  豪杰易于圣贤,文人多于才子。
  【原评】
  张竹坡曰:豪杰不能为圣贤,圣贤未有不豪杰。文人才子亦然。
  【译文】
  做豪杰要比做圣贤容易,文人要多于才子。
  【评析】
  有才艺,能显露头角,便可以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