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223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23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太阁御览,这才。。。哎,也是数年的关白啊,命都难保了!”孟昭德沉重的点点头道,“是啊,多年浴血奋战的老臣都算什么呢!还不如一个投机的叛徒来的轻省!”几人越说心情越是沉重,又聊了几句各个大名的下场,便散去了。孟昭德大伤未愈,和阿倍秀明交待了一番如何给家里写信后,自顾自的睡下,后几日也不敢胡乱出去走动,生怕石田三成再找他的麻烦,好在五大老的事情最终闹到了太阁的耳朵里,听说孟昭德差点被活活打死,丰臣秀吉才知道事情闹大了,赶紧训斥了石田三成,石田三成这才没在五大老的身上再打主意。

到了7月8日,暗流汹涌的京都一带终于迎来了这场政治屠杀的最后一幕,丰臣秀次被正式解除摄政关白的职务,流放高野山。15日,石田三成搜出了丰臣秀次藏于府邸暗格中的宣誓效忠状,坐实了秀次打算联系各地大名推翻丰臣秀吉的谋反罪名(其实太阁是退位的关白,现任关白要求外样大名宣誓效忠是合理的,可是好像中国太上皇还在,皇帝就不能自由赏赐臣子是一个道理,秀次的一个合理举动可惜做的太早了),身在伏见城代替德川家康侍奉秀吉的德川秀忠和治部少辅石田三成各自以五大老和五奉行代表的身份抵达高野山,正在山头青岩寺与僧人隆西堂下将棋的秀次见状便明白了,他长叹一声,落了黑子在自己的死位上,安然回到府中,在石田三成和德川秀忠的注视下,剖腹自尽,享年二十八岁。死前留下辞世诗曰“月花を心のままに见つくしぬなにか浮き世に思ひ残さむ!(如吾心观不尽花月,于尘世不留半点浮思)”飘飘悠悠,说不尽洒脱透彻,丰臣秀次不愧为武士阶中第一风花雪月之才子。

丰臣秀次死后,石田三成彻底把持了家国大政,按照丰臣秀吉的指示,石田三成在大阪城接受了天下诸侯的二次宣誓效忠,到了21日,秀次的人头被快马从高野山带回京都,放置于三条河原昭示天下,另外近侧四人在内府被要求自尽,8月2日,丰臣秀吉下达了处置令,对丰臣秀次的其他家眷一个不留,秀次的妻妾子嗣全族共三十九人同一日在三条河原被斩首,其中秀次的正室,乃是右大臣菊亭晴季的女儿,侧室也多有名门之女,如最上家的驹姬,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赶赴伏见城求情,可秀吉全都不见,还执意要在众人眼前虐杀一班女幼,2日下午,诸位大名和公卿被押往三条河原观刑,一排刽子手将懵懂的幼子在母亲面前斩杀,再将母亲在尊长面前斩杀,绝望凄厉的哭叫声从三条河原传出,延绵五里而不停。

孟昭德呆呆的看着血流成河的三条河原,心中暗暗发誓,丰臣氏政权之不祥,绝不能延续百年,自己几次跟随明主,实际却都不是明主,如此一来,不如天下自居,方为光明大道!

第一百三十四回庆长之役

时间2011…11…1417:12:26:8541

在京都折腾了一个多月,各地大名都死去活来,恨不得掉了半条命要不就一张皮,丰臣秀吉才满意,放各自返回藩国,其中孟昭德和德川秀忠还附有另一项使命,就是运送蒲生氏乡的棺椁去往大德寺安葬,并由孟昭德护驾蒲生氏乡的罄鏊(就是最能代表此人生前的一样物件,比如秀吉死时的千页金葫芦)去往骏河,再由德川秀忠从骏河送往会津,蒲生氏乡是在丰臣秀次被勒令自裁后一个月去世的,9月21日清晨,蒲生氏乡在家仆们的搀扶下最后一次来到屋外,对东方朝拜日出(其实蒲生氏乡死于当年2月7日,为了文章的逻辑他晚死了7个月,不可当正史记录),而后一拜不起,家仆们再唤他的时候才发现,人已经气绝身亡了,早在5月上旬,蒲生氏乡病无可治的时候,他就写下了辞世诗“时之有限花吹散,此心归于春山风”,一代名将,年方四十便撒手人寰。

纵观蒲生氏乡的一生,智勇双全,百战百胜,眼光独到,且有气吞天下之雄心,奈何时不与我,封在穷乡僻壤会津一带,可即便如此,蒲生氏乡亦没有自甘堕落,反而是将其治国之才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天下人侧目,一处贫瘠土地只被他三年治理就东北称雄,除了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孟昭德,毛利辉元外,天下竟然没有比他更强盛的大名,有鉴于蒲生氏乡的存在,伊达政宗和最上义光等在内的东北诸大名竟不敢动一刀一枪,东北几十万百姓安居乐业整整五年,这全来自蒲生氏乡一人之功劳。除此之外不被天下人知晓的,便是蒲生氏乡的眼光毒辣,他自知无望取天下后,便暗中斡旋指导,或正或骗,让堪称第一雄才的孟昭德也被他耍的团团转(参看下毒事件),甘心情愿的一步步按照蒲生氏乡的指示,拉拢各地大名,为最后孟氏登上顶峰,储备了最关键的人脉本钱。

蒲生氏乡和黑田孝高堪称是人后之人杰,可惜双双英年早逝,其原因终归是生不逢时,一个投到了丰臣秀吉正要发迹,天运无可挡的时候,一个则生于丰臣秀吉已经坐拥一国,随时要问鼎天下之时,若非如此,此二人尚不知能演出何等精彩的英雄大戏来!

安葬完蒲生氏乡后,孟昭德和德川秀忠一路运送蒲生氏乡的立角铁盔返回东海道,后又交付给德川秀忠一人,由他运往会津,孟昭德连丧两位好友(黑田孝高只能算是英雄相惜,个人之间不算熟络),不免心情沮丧,就和正室年年还有侧室阿若去往远江散心,在德川家康当年的居城滨松城一住就是半年,期间政务军务分别交给山下政文和阿倍秀明管理,另外四位公子担纲副职梳理,自己真正做了撒手掌柜的了,丰臣秀吉得知后,还每月派遣一名使臣前来问候,又怕是石田三成的作为让孟昭德心寒,还假借巡查东部四道的建设情况,让他亲自来滨松城给孟昭德道歉,孟昭德每每礼遇有加,后来才算了事。

如此天下无事,转眼迎来了1596年的新年,丰臣秀吉在聚乐第召回天下臣工庆祝新年,后阳成天皇似乎也颇具雅兴,很赏脸的对这位一向没少孝敬自己,而且管事也比当年织田信长松很多的太阁道了新年祝贺,又听说聚乐第召开了天下茶会,后阳成天皇破天荒的于2月21日驾临聚乐第,一同饮茶,并赐见天下群臣,丰臣秀吉一个农民出身,最需要的就是朝廷的支持,所以这些年才在对朝廷的约束上走了和织田信长完全相反的大宽松政策,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丰臣秀吉喜的忘乎所以,不但在家臣面前大涨威风,还让那些大清理的时候幸免于难的公卿各个上了生动的一课“杀几个公卿算什么,你们眼中的忤逆又如何,天皇照样来参加我的宴会”,一时间大手大脚,赏赐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好容易出宫转一圈的天皇陛下也没少拿,乐得盆满钵满,借着这个喜庆的日子,丰臣秀吉上奏天皇,由文学大家们集思广益,正式更改年号,从此把文禄五年改为庆长元年。

然而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其乐融融的气氛到了4月上旬就结束了,不知道那一天的秀吉是犯了什么毛病,还是有谁给他提了醒,他突然想到,天皇来给自己拜贺新年,是不是暗地提醒,说好的大明公主可没送到呢!丰臣秀吉一算日子,一年了,从两方口头答应和议条件开始,就算大明的规矩再多,这姑娘也该送来了,于是丰臣秀吉让准备回藩国的小西行长马上去催要(当要货呢),小西行长这也才想起,大明答应的公主和割地都没办呢,本来去年就要说这事,结果赶上关白造反,天下大名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绝口不提,现在烟消云散,就都想起来了,许多被封赏了朝鲜土地的大名也嚷嚷动了(包括他自己),而且最主要的,大家庆新年竟然忘了一件大事,就是朝鲜半岛的釜山一带还驻有日军一万多人,这些人可已经几年没回家了。

小西行长于是留住京都,给大明朝廷去了一封外交信函,由小西行秀带往大明,正式讨要公主和土地。5月中,小西行秀抵达北平,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不光秀吉把这事忘了,就是大明朝廷也给忘了,明神宗朱翊钧得知战胜日寇后,就不管事了,议和什么的都是内阁定,而内阁自定妥了和议书之后(两份内容完全不一样,也没人关心)就开始忙一件大事,那就是沈鲤要挤走这个看似奸佞的沈一贯,而沈一贯作为神宗心腹,也不愿意总看一个清流的眼色,两人就此斗法,整整斗到小西行秀抵达北平,沈一贯才用新晋的吏部尚书李戴秉之手彻底铲除了沈鲤,罪名是沈鲤早在八年前(1588年)就致仕出缺,是唯一一个顶着内阁首辅却没挂其他职务的闲人,当时是皇帝忘了,他也没提,就还在内阁值班,现在发现,便要退位让贤才是。沈鲤见此事提到线上(其实内阁是不是一定要挂别的职务只是惯例,不是法规,真要较真也说不服人),只好无奈退位,向皇帝上书请辞。

如此沈鲤一走,身处浙党的沈一贯终于搬到了自己面前最后一块大石头,他联合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利用京查大计全面打压沈鲤所在的东林党,正干得热火朝天,偏此时,小西行秀就到了。听小西行秀说完来意,沈一贯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事,尤其是原来日军还驻在釜山港,朝鲜方面也没有上报,哭笑不得的沈一贯赶紧利用内阁的名义按照约定写下了封赏诏书交给小西行秀带走,小西行秀和他的哥哥“中朝通”小西行长不同,完全不懂中文,平日经商,也都是坐镇界港遥控指挥,所以迷迷糊糊的就以为这是下嫁公主的诏书,接过之后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北平,返回九州,还把这封诏书上呈给了秀吉。

随行而来的大明使臣团正使是兵部尚书石星,副使就是沈惟敬,他们当初见小西行秀乐呵呵的收下诏书,石星心里认为是理所当然,沈惟敬却是着实松了口气,因为只有他知道皇帝给的是什么,而太阁要的是什么,看小西行秀的表情,沈惟敬还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外交大事能这么糊弄么),哪料到是同样的亲哥俩一个懂中文一个白痴啊,结果这一去大阪,沈惟敬的日子算过到头了。

抵达大阪后,小西行秀和大明使臣团先拜见了秀吉,后才请出诏书,秀吉听小西行秀的口气,也以为这是割地和赐婚的诏书,才悬着的心放回原位(一个弹丸小国要挟大明,秀吉能做到天下之主的位置,可见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单方面狂妄,总觉得要什么大明就得给什么,那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政治地位了),特地叫来五奉行和京畿各大名,让京畿名僧当着众人的面朗读,那僧人于是一句一翻译,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如此一封诏书,所有人听得是胆战心惊,只有孟昭德猜到了十之七八,正是如此口吻方才是天朝大国该给的回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