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札-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跻觯缛袅堑母盖锥蓟げ缓茫裙庖患乙裁皇裁戳趁婵裳粤恕�
这日中午萧玉珠留了郭夫人的饭,午时,狄禹祥照例要回家用膳,跟狄禹祥跑了一天码头的易修珍也跟了过来,长南依旧是骑在他义父的头上回来的。
易修珍认长南为义子后,一直都往狄府里跑得算是较勤,狄长南随母亲去别庄避险后,他与在京的狄禹祥相交愈深,交情也就重了起来,等长南回来,看到他母亲又有了之后,膝下从无子女的珍王爷也就对这格外合他心意的小小子起了二心,见狄府出事不停,早借着机会把长南带回家玩过几次的珍王爷更是心痒痒得很,想把义子当真儿子养,他还想着趁长南母亲狄萧氏有事的这段时日,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想法子把长南带回大冕一趟。
现下,他跟萧家的姑娘有了亲,跟萧家更是亲上加亲了,这段时日他就多带一会长南,让他父母看着他们的相处融洽,想来到时他提出带着长南回大冕一趟之事,他们夫妻也不会怎么拒绝……
反正他们的二小子也快生下来了,也忙不过来,且看他们夫妻恩爱,以后生的会更多,也不缺长南这么一个儿子,珍王爷想得颇有点理所当然,所以一直自以为是地朝狄家长南献着殷勤,可惜不知狄家夫妻是怜他快近而立之年,膝下无出,可怜得很,难得他喜欢长南,长南也喜欢他,他们也愿意长南能得长辈一些疼爱,所以从没拦着他与长南亲近,但从没想过真把儿子给人。
珍王爷这日欢喜地扛了头上长南跟着狄禹祥又来了狄府用膳,见到了一老妇朝他们瞪大眼睛,他偏头问狄禹祥,“你家来客人了?”
“娘,娘,娘……”长南一见朝他笑的母亲,立即舍义父而就亲母,朝她伸手笑道,“来抱长南。”
“胖小子,哪抱得起你?”狄禹祥先朝郭夫人行得一礼,见过长辈后,去易修珍头上抱自家小子。
这厢郭夫人匆忙朝行狄禹祥颔首领情后,朝微笑的侄女儿低头低声道,“财神童子连王爷的头都骑得?”
这狄家与珍王爷,岂止可是交情好可言的?
萧玉珠见郭夫人一开口就道儿子是财神童子,她不由看向了胖呼呼,跟门神画时的送财童子完全一样的白胖儿子,再看看抱着儿子,身形颀长的夫郎,觉着自己肚子里才五个月就巨大的第二个,可能还是不会随了他们夫妻二人,恐怕要学了其长兄去了。
**
易修珍是个不太拘礼的,知道郭夫人是萧家的长辈,且看样子与狄萧氏感情甚好的样子,用膳的时候就开口邀了郭夫人共桌。
之后,狄禹祥也开口相请,郭夫人有些忐忑地跟他们同了桌,听易修珍与狄禹祥在桌上说说笑笑如自家亲兄弟一般,一直在旁沉默不语。
这次,萧玉珠依旧避嫌,没与他们共桌。
午后郭夫人告辞而去,在萧玉珠送她到门口的时候,她握了萧玉珠的手,与她道,“这下,伯娘也就什么都不担心了,以后有什么事,你差人给我捎个口信来就是。”
说着,给了萧玉珠信物,出了门回了进奏院。
一回到她住的小院,刚刚一到时辰午歇好,主家那边,偃公那边就都来人请她了。
这一次,郭夫人连犹豫都未曾,应了偃公那边的请。
她已打定主意,所以这明面上的左右逢源之事也不想做了,反正早晚她这一支都要明确表态支持哪家,如今也不过算是提前了。
萧容氏没多久就等到了郭夫人来见她,着实还小讶了一小下,因郭夫人也是那最最会做人的人,很不轻易得罪谁,没想这一次她没有先借推托之词先把两家都推了,然后再一家一家上门拜访赔礼,反倒是来了她家。
只一举,萧容氏就觉得情况恐有变化了。
等她开口想问了郭夫人去狄府之事,郭夫人也没有跟这位杀神一般的老夫人打太极拳,把珍王爷视狄家长南如亲子,与狄禹祥如亲兄弟的事说了出来。
“两家真有这么好?”萧王氏忍不住又先于婆婆一步,问了话。
“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是不信的。”郭夫人说完,喝了一口水,眼睛往那坐在下首,半低着头的萧玉宜看了一眼。
“那这媒,还真是玉珠侄女为我们家玉宜做的了?”萧王氏看向了婆婆。
萧容氏没有出声,想得好一会后,朝萧玉宜道,“你也别顾那么多规矩了,难得她对你这般用心,你准备准备一下,多提些表心意的礼,别少了长南那金童小子的,上门去谢礼去。”
“是,玉宜知道了。”萧玉宜恭敬地应了祖母的诺。
“你说,给狄家长男应给什么礼才好?”萧容氏往郭夫人看去,口气分外的和善。
“给什么礼好?”郭夫人说到这笑了笑,“不瞒您说,我当时把放在荷包里带了二十来年,当保命玉戴的玉佩给当了见面礼送,不一会,玉珠就拿过来了,让我换了个戴旧的小荷包,说长南有长辈的心意就够了,礼太重了,反倒要折小孩子的福。”
“是个不缺稀罕物什的,我听说,侄孙女得了宫里不少的赏赐,家里多的是我们没见过的稀罕之物……”萧容氏说着朝郭夫人和气一笑,又朝萧玉宜道,“你啊,也别挑些金金银银的去,你是去尽心意的,提点尽心意的礼就是。”
萧玉宜朝祖母微微一笑,“谢祖奶奶提醒。”
说罢,朝郭夫人感激一笑,起身朝她福了一礼,“玉宜谢郭伯娘提点,玉宜铭记于心。”
郭夫人听罢,看着她,又想起自家那两个会做人做事的姑娘,忍不住对萧容氏感慨道,“你说,我们家的姑娘怎么都那么会做人?可惜了,都是要嫁出去的,留都留不住。”
第95章
萧家在京中的势;从萧知远把考课院主掌交给御史如翁;加上他人又离开了之京之后,已比之前失了一大半有余。
但萧家姑娘跟珍王爷订亲之事,却让萧家姑娘的身份因之水涨船高;就拿萧玉宜同支的两个妹妹来说;皆已有不错的人家来说亲。
而族长那一支,不知主家搭上了谁家的风,居然有人在轩孝王面前提起了萧玉兔之事……
萧玉珠得了这消息后,同时收了到一位有名的女先生,被世人称为兰先生的妇人到了京城,进了进奏院的消息。
此兰先生来历不凡;先祖是易国开国皇后天凤皇后身边的女官;其先祖出宫后当起了富贵人家小姐的教养婆婆,后因天凤皇后开了尊口赐了“女先生”之名而闻名于世,后来历代兰家女子都从事跟先祖一样的事情,凡是兰家女子行教养之事者,皆称被世人称为兰先生,数代下来,兰家女子因教养闺中小姐有方从而更是天下闻名,甚至但凡只要兰家女先生教养过的小姐闺女,都要比同等身份的小姐要好嫁许多,提亲之人络绎不绝。
而兰家因祖上定下来的规矩,每代只出三位教养先生出来,请她们的修金要费千金不说,且还要入得了她们的眼,因此全天下被兰家女先生教养过的女子也是屈指可数。
族长家也是好本事,居然把兰家世家的女先生请到了京中教养萧玉兔。
这要是把那个小姑娘扳正了过来,萧玉珠觉得那个小妹妹,倒还真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她长了一张非常精致的小脸,且人还有着一种易让人心动的灵气,但从美色看,她能盅惑不少男子的心。
只要她的真性情不要在外人面前发作,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若是运气好点,遇上个拱手江山只为博美人一笑的痴情男子,她一辈子总会比那些长得不如她的姐姐妹妹要好过些。
但皇家,至少是轩孝王那边,据珍王爷跟她夫君所言,族长萧表一家是攀不上了,文乐帝说过有珍王爷跟萧家联姻就够了,皇家再给萧家恩典,他都怕萧家承受不住。
不知轩孝小王爷那边不成后,他们会找上谁。
兰先生到京后没几日,萧王氏就送了拜贴过来,贴子里含蓄地问这几日里,萧玉珠哪日方便她们上门拜访。
萧玉珠想后,回了两个日子,一个是有她夫郎与珍王爷都同在府里的日子,珍王爷已提前跟她打过招呼,说要吃她带着婆子做的淮安菜,另一个是无男丁在家的日子。
她给了两个日子让她们选,哪个日子来,就看她们那一家的心思了。
那厢萧偃这一家得了她的回信,萧老将军跟老夫人当晚商量了一下,皆挑了那个无男丁在家的日子。
萧王氏得了公婆的决定后,她自己也是松了口气,朝婆婆轻声道,“儿媳昨晚也想了一晚,觉得挑那不在的那日子好。”
小心使得万年船,她们要是专挑那天去,她怕弄巧成拙,皇室里面的人,听说都不喜欢心思多的女子,觉得女子性情狡炸,不宜为妻为母。
“嗯。”萧容氏看着儿媳的眼睛里有着温意,她是喜欢这个儿媳的,跟她一样,是个做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的,虽然有时候还是难免有点有失稳重。
“那就明天去了?”萧王氏问站在她祖母身后,给老祖母捏肩的女儿。
“好,玉宜听祖爷爷和祖奶奶的,我给长南大侄做的鞋子正好昨晚也全做好了,呆会回去再补几针针脚就行了。”萧玉宜笑着点了下头。
“娘,”萧王氏跟婆婆通气道,“玉锦和玉俏也是玉珠侄女的妹妹,要不要一起带过去?”
“你若是有心,带过去让她们姐妹见见面自然是好的。”萧容氏看着儿媳的眼神越发的慈爱,“你若是真想带她们,等会我就问问她们,以后她们也是要嫁在京中,姐妹彼此间感情好,以后也能多家来往的人。”
多通来往,于哪家都无遗于多余路,而且大儿媳为堂家侄女多行点方便,对她们好点,这对玉宜的将来也好。
儿媳心胸向来放得宽,又是个知恩图报的,萧容氏只可怜她那大儿没那福气,年经轻轻就抛下妻儿和他们这对老父母离了这人世间,也没有跟这样好的媳妇白头到老。
老头子在马背上打了一辈子的仗,手上不知沾过多少血腥,她年轻时候,也没少做那心狠手辣之事,害过数条人命,手上也是不干净得很,可他们老头老太婆没有事,报应都报应到他们孝顺,头脑又好的大儿身上去了,于眼前的孤儿寡母,萧容氏其实心里一直是有愧的,总觉得是老头子和她害了他们的大儿。
她这么多年对着她这大媳和孙儿孙女尽心尽力,何尝不是存着弥补之心。
但如若儿媳不是个聪明又领情的,她再帮他们,也帮不了多少,所以时至今日他们一家有这光景,也是他们一家自个儿凭自己的本事得来的。
“诶,您就问罢,我看玉锦和玉俏也是想去的,这段时日也是跟着玉宜一起给玉珠家的小金童做了鞋袜的。”
“是的,奶奶,”萧玉宜在祖母身边轻声柔声道,“妹妹们做起针线活来,比玉宜还要认真三分,都快要把玉宜的心意比过去了。”
“你啊……”萧容氏拍拍探到她脸边的孙女儿的脸,叹道,“没让老婆子白教,你有容人之量就好,要知道人活在世上,一个人走路是走不到头的,总得有那么一两个合得来的人陪着你走到尾。”
“玉宜跟妹妹们感情也是真的好,祖母不必忧心我们的以后,我们不会离心的。”萧玉宜宽慰着祖母。
“你心里有个数就行。”萧容氏轻叹了口气,她是活不到看孙儿们活一辈子的岁数的,就当她们姐妹是真的好,能好一辈子,这样她心里也就真的能好受点。
果不其然,萧玉锦跟萧玉俏也是想去的狄府的,她们倒不是想去跟萧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