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911新中华 >

第442章

1911新中华-第442章

小说: 1911新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的西园寺等人为帝国地国贼。他们必将追捕他们到底。被他们裹胁逃往的忠勇官兵,只要将这些国贼擒获反正来归。政府将既往不咎,而且对他们进行大大的嘉奖。如果他们坚持逃亡的话。那么他们的家人将和那些国贼一样永世蒙羞。大诏以电波的形式向全世界公布。但是那支从吴港消失地舰队,仍然还没有音讯。追击的海军舰队已经以尽可能快地速度编组了。但是海军还很混乱等待重组的局面,并没有立刻出发的可能。在这一天,海军掌握地台湾方面。也宣布服从天皇陛下地大诏。
    在田中义一就职之后,几乎是立刻地,各国大使立即带着各国的使命去甑见这位临时政府的首脑。每个人都带来了客气而坚决的质问。日本新政府会不会改变他们以前已经对各国承诺过的条约和义务。还是将采取新的行动方式?他们和中国之间,有没有爆发进一步冲突的可能?在4月25日下午的时候,田中以正式书面照会的形式转告各国政府。日本将信守他们对协约国地盟约和义务。西园寺内阁曾经签署而得到各国保证地条约。他们也只会采取协商地方式来探讨条约当中可能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亚洲将是和平地亚洲。日本还有可能派遣陆军,正式的参加欧洲大战。总之一句话,日本现在没有改变现状的野心和打算。请全世界放心!但是西方国家仍是疑惑的对待着他们的承诺。甚至例行的对新任内阁就职的话语都显得冷淡。一支激进的军事力量掌握住了现在这个沸腾地日本。和平不是靠他们表个态就能确保地。亚洲地确是出了麻烦!
    在这场政变中起了巨大作用的真崎甚三郎前陆军中佐,被恢复了荣誉,并且破格晋开为陆军军令部次长,军衔少将。但是对于新鲜出炉的真崎少将而言,他更乐意率领一个陆军师团,作为野战部队派驻在第一线。日本陆军为了帝国地国运而上台。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而西园寺明子小姐。她的尸体被西园寺家的亲属收敛。草苇埋在了西园寺家族墓地当中。同时还有很多西园寺家属受到牵连。在一怀黄土下面,掩埋了这个美丽少女的全部感情和梦想。她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再无什么声息。过了几年之后,每年4月24日看守墓地的西园寺家族的看墓人都会收到一束鲜花。附着地纸条上面都是让看墓人将鲜花摆在西园寺明子小姐地墓碑前面。这种事情持续了许多年,看墓人知道,也许有些人还一直记着西园寺家族这位曾经最美丽的小姐。小姐在美国的爱慕者?曾经订婚地近卫公爵?没有人知道。
    4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客气而冷淡的声明。说他们注意到了日本政府现在突然发生的变化。这是日本政府的内政,他们不准备发表什么意见。但是提醒日本新政府注意。希望他们能够信守那些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条约。两国携手为现在协约国共同进行的伟大事业而奋斗。雨辰同时也发表了补充声明,国防军前往欧洲的计划,并不因为日本地变故而停顿。他还有他统帅的这个国家,在这一年的最高奋斗目标没有变化。
    同一天。西园寺公望在海上发表了声明,宣布成立日本流亡正式政府。并寻求在美国进行避难。公告中痛斥了田中义一等人无视宪法。悍然发动政变的举动。说他们胁持了神圣的天皇。将把日本带上一条危险的不归道路。田中内阁立即向美国政府进行交涉,希望他们不要接收西园寺公望这些流亡地国贼集团。但是美国政府的回应也很快,出于人道主义原则,还有西方世界遵循的普世道德。他们将接受西园寺等人的避难。但是属于日本帝国财产的军舰等等,将很快遣返给日本帝国!包括只是服从命令但是不愿意流亡的水兵们。一块遣返回去。互相的声明发表之后。在日本顿时就激起了新一轮的反美浪潮。
    在短短的几天里面。政变的余波似乎在表面上略微平息了。但是谁都知道,在东亚地洋面下,暗流正是才开始汹涌起来的时候。世界,在这个时候,真的完全的混乱了。
    “…………日本政变也许是亚洲近代历史上面最为意义深远地一次事件了。所有当时在高层地国际性人物当中。对这次政变事先m儿乍备,事发后又只是关注着一些最眼前的事情。也许对于当时地世界来说,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不是这个吧。但是到了欧洲地战争结束之后。随着时间一年年的过去。他们才明白这是一次多么影响深远的事件了。短暂的日本亚洲帝国,在迅速的辉煌之后,从此就走向衰落。而另一个更加强大的亚洲帝国,在地平线上展露出在当时还很模糊的身影。整个东北亚,将在未来的几年当中剧烈的动荡。而当时西方地政治家们还满足于修修补补维持亚洲当时的格局。却不知道支撑亚洲格局的基础,在有心人地撬动之下,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日本政变看似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对日本这个社会有着深刻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西方观察家们也许被日本那些西方化的政治家、和协约国当时的条约,还有成为当时亚洲体系地基础英日条约。还有日本表面的东方式恭顺,甚至大正早期的自由化思潮所迷惑。认为日本已经是一个西方化地现代国家。有着和他们相同的政治架构和价值体系。他们不过要接纳一个因为日俄战争而崛起的小伙伴而已。他足够强大。但是因为国家的资源限制,而不能对他们发起挑战。他们不过会在西方曾经走过地强大的道路上面亦步亦趋。成为他们宰割统治亚洲的一个黄色皮肤的伙伴而已。但是一些对日本有着更深入了解的人物就明白。日本在物质上面。还是一个因为贫穷和匿乏而感到忧心忡忡。甚至觉得愤怒地国家。世界已经被西方瓜分完毕。而他们始终是个迟到地家伙。他们有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却偏偏有着强烈地天赋野心。认为他们的伟大不亚于任何一个最伟大的历史上面的帝国,日本的价值体系至少就代表着亚洲地未来。
    如果没有亚洲从1911年突然在中国发生地巨大变动,日本的这种不安全地感觉也许会隐藏更加长的时间。他们在中国的满洲还有台湾等地区已经获得了利益。他们会耐心的慢慢加强他们地利益,利用中国的资源逐步发展他们的帝国。那个老大帝国会是他们前进道路上面最好的养分提供者。但是突然地,他们在亚洲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受到了太平洋两岸两个巨大国家地围堵。他们那些为了帝国的强盛已经奉献了一切地国民们突然发现,国运就这样急转直下!他们在亚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受到了巨大地威胁。而他们昙花一现的帝国梦地背后。还是只剩下那个局促在火山密布的岛国上面,所有资源都要依赖进口的贫穷国度!这个时候再侈谈什么西方式地渐进发展道路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日本就放弃他们曾经在亚洲和世界拥有地光荣,成为一个二流国家。看自己的邻居脸色行事。要不就是再次动用他们的武力。为帝国地命运做出最后的努力!当时在台上的政治家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得到全国共鸣的思想。他们想维持日本和世界的联系,尽量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对于还没有从封建性中脱胎的日本陆军集团而言,这种局面就必须得到改变!整整一代的日本青年,已经在帝国梦当中不知道自己的退路。他们只有疯狂地向前。日本的政治家们采取了一切的手段制止这种变化的发生。但是蕴藏在他们帝国最深处地熔岩,终于将阻挡在面前的一切脆弱屏障摧毁。日本愤怒的武装了起来,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一切现实的和想象中的敌人。为他们的帝国梦想做出最后的努力。
    如果没有明治时期的巨大成功,不会有当时的日本帝国,也同样不会有后来发生的事情。这次政变。不过是日本帝国在追求他们帝国最大目标的时候,再遭遇了最大的危机的时候。做出的最后一次总爆发而已。这个命运。早就在明治大帝开始维新强国,在他们对清国发起战争。在他们的邻居也崛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了。历史有他的偶然性,但是更多的还是必然。
    在日本命运剧烈转折的前后。中国那位注定要成为二十世纪传奇人物地雨辰总统,到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也是一个非常有趣味,非常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在一切地官方记录当中。这位总统都是试图维持住中日之间的和平关系。并且对西园寺内阁的政策支持到底。甚至不惜损失自己的声望签署了并不算平等的和平条约。但是在历史的迷雾当中。总是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驻足思索,一些晦涩的回忆录。一段若隐若现的文字,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位总统也许操纵了这一切。让日本在他们最衰弱的时候踏入了历史的激流当中。为那个老大帝国的重新发展起来扫清了障碍。产些还没有解密而静静躺在那里的资料,也许就记录了这位总统当时最神秘的计划。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这个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对当时世界局势的理解,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的眼光,看到了几十年之后。而这些问题,也许就是历史上再一个无解的答案。
    ————在阴云密布的海面上。远古的神灵在窃窃私语。有些凡人得到了这些启示。他们就是时代的先知…………”





    第五卷 新世界 第136章 归来
     更新时间:2008…10…21 15:28:27 本章字数:6440

    南京作为一个南方城市,气候却有些接近北方。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是异常的短暂。而酷热的夏季和湿冷的冬季却是出乎意料的让人感到漫长。很多从北方迁徙过来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少抱怨南京的天气。
    认为将首都改在这里实在是个太蹩脚的选择。因为现在的局势,也有不少军事专家担忧南京的军事上面的安全性。一条长江浩浩荡荡。敌人的优势海军三千吨左右的舰船都可以直抵民国首都城边,为了保卫首都的安全和长江水道的安全,就必须在掩护南京的海岸线和长江水道上面节节设防。敌人一支优势海军也许就要牵制民国大部分的军事资源。
    但是南京还是南京,一座长江以南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不亚于北方那些古都的政治中心。他襟控着现在民国的精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中国内陆的控制也因为长江水道的存在而变得方便。而且这座城市靠近大海,更多的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欧美风雨。
    在1916年的今天,在4月南京城难得的这个好季节当中。这个中华民国的首都,远东现在和未来的政治中心,正是一片繁盛的时候。高大的梧桐树在春天的阳光中洒下浓密的树荫。小火车吐着白烟呜呜的从城市当中穿过。钟山深绿,秦淮摇映。在唐绍仪主持下建设的众多首都标志性建筑点缀在树和绿荫之间。让这个城市有着一种别样的首都气质。
    从沪宁线开过来的军用专列在南京东部的专用军事站台那里停了下来,一群群士兵从车站上面涌了下来。不过他们可不是出发时候的那种全副武装的样子了。每个下来地军官士兵都穿着新式的整洁军服,胸口骄傲的别着微章,穿着新配发国防军官兵的三接头皮鞋。站在站台上面一个个都显得神采飞扬的样子。可算是回到自己的首都了!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