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修道传说-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巴顿将军说得有道理,向南部非洲攻击,我们没有后续的补给支援,就算我们残留的几万战机和坦克进入南部。大不了就和日军拼过两败俱伤,最终我们还是无法摆脱灭日军的包围;
继续向摩洛哥撤退。直到我们无法脱离为止,到时候我们再做打算,如果可能,我们按照土耳其的方式让高级军官乘坐潜艇离开,让部队投降就是。”史迪威也沉声说道。
艾森豪威尔看了下另外几名将军,他们的表情都如出一辙地支持巴顿的说法,他点了点头说道:
“让我们的部队进行层层防御,尽量拖延这支灭日军队的进攻步伐,只要拖延半个月,他们的战舰群无法进入英帝国海域,那我们就算失败都给盟国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对于北部非洲战场,徐飞的看法远比苏俄和未来打小日本轻松,原因就在盟军打不得败仗,一败就会涂地就是这些西方自由军队的思想,加上现在西方经济崩溃,士兵和军官们战斗的素质不断的下降。
苏俄有着洗脑工具,加上生活比较起西方盟军还好,他们许多军队都比较顽固,要想轻松解决他们,除非彻底的打痛他们才有可能。
小日本不用说,这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老女老少都是骨子里充满强盗土匪y邪的堕落种族,背叛阴险恶毒死不认账的性格之下,他们的军队居然成为了世界上最死忠的队伍。
这些小日本是不会选择投降和臣服的,只有杀光他们,让他们的邪恶之源天皇一族和军国主义思想彻底灭绝,才会给世界一个安宁。
徐飞在战舰上看着四处的炮火和轰炸,当摩洛哥境内的盟军机场和港口运输船全部成为废墟后,他将视线直接转到了苏俄方面,对于北非战役,他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
伏尔加格勒战区,苏俄布置了五个方面军四百万人,加上从哈萨克等地撤退的苏俄正规军地方部队和民兵,这里聚集了超过五百五十万大军坚守不到一百公里的伏尔加河西岸。
当灭日军的导弹群再一次毫无征兆的攻击他们的机场时,作为伏尔加格勒战区司令的铁木辛哥正在召集高层在伏尔加格勒城里开会;
作为苏俄的习惯,那战前没事开开会,除了研究一下战局,其它更多的时间是学习伟大的领袖思想;
当铁木辛哥正在讲述伟大的斯疯子同志要求全部苏俄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邪恶的东方军阀灭日军时,从伏尔加格勒城外机场中传出的连绵爆炸声将他吓了一跳。
连续的爆炸声意味着战争开始了,铁木辛哥眼睛一瞪大声吼道:
“亲爱的同志们,万恶的军阀武装灭日军对我们苏俄再一次挑衅开始了,各位方面军司令迅速回到你们的驻地,必须保证我们的部队坚守下去,最终用伟大的人民战争打垮敌人。”
数枚导弹此时正在高空之中调整着姿态,在更高的空中一家预警机正缓缓的调整着卫星画面,在将一栋小楼锁定之后,负责指挥这次斩首行动的上校逐渐放大画面。
难得遇到开战时苏俄高层聚集在一起,打苏俄和打盟军的概念不同,打盟军是需要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灭日军好整体的包围他们。(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章 乌可兰军队变局
打苏俄那是击溃击败击杀对手,然后让部队逐步的蚕食苏俄的领土,斩首战术灭日军终于开始第一次实施了;
精确的定位,远程的打击,强大的火力,这就是灭日军针对伏尔加格勒指挥部的第一次定位打击,四枚高爆弹头的导弹呼啸着而来,而铁木辛哥还在慷慨激扬的宣传着苏俄的革命精神。
铁木辛哥终于废话说完,他挥挥手准备让所有的方面军司令员和政委回去指挥防御,就在这时,第一枚导弹击中了小楼的底部,一声巨响伴着小楼的颤动一下就将所有的苏俄将军元帅们摔倒在地;
铁木辛哥心中一慌便准备跳窗而逃,就在这时一枚导弹径直从窗口飞入将他穿在上面击中地板剧烈爆炸。
就这一发导弹,从哈萨克好不容易逃出来的马力诺夫斯基元、托罗步科等人加上在伏尔加格勒的五个方面军司令和政委全部丧命,也就四枚导弹,徐飞的功德点猛地增加了超过五千多万。
伏尔加斯克的灭日军指挥部,刘朝山和黄为民静静的坐在指挥部里面,看着已经被摧毁的苏俄最高指挥系统都是淡淡一笑,因为接下来灭日军的新一轮导弹群将空袭苏俄的军级师级指挥系统。
伏尔加河湍急而宽阔,灭日军不可能利用强大的装甲集群和坦克集群强行突破,那就只能利用大规模的火力打开几条可以架设舟桥的位置;
当然前提就是让苏俄的军队彻底丧失指挥,避免他们利用军队数量对这些区域进行封堵。那样对灭日军的进攻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灭日军的导弹群一边轰炸着苏俄的机场,一边大规模的火箭群扫荡着沿岸的苏军阵地;
由于灭日军火箭的射程远比苏俄火箭车远,在这几十公里的范围内。灭日军火箭车还担当起了扫荡苏俄火炮部队和坦克部队的任务。
天空中,无数的火箭喷射着尾焰带着漫天的白线冲过伏尔加河,从河水的倒影中,河水就像被火光染红一般就没有停止过。
苏俄前线阵地上,一个个部队在紧急联系上级,可随着导弹部队的定点打击开始,苏俄这一百多公里战线上。各个部队都只能以团级为单位各自防御了。
战争在科技的对比下成为一种游戏,灭日军的导弹还在继续,苏俄在伏尔加格勒战区的所有重型火力点和飞机坦克都成了过去。没有了火炮支援,前线的部队开始出现一丝丝动荡;
在伏尔加格勒战区的乌可兰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防守的是伏尔加大桥和伏尔加顿斯克一带,这些部队的兵源都来自乌可兰,他们对苏俄的感情简直就是一种憎恨远远多于拥护;
他们的家人大部分都在饥荒和对德战争中死去。为了食物和生存。他们不得不被迫接受苏俄的征兵,此时灭日军进攻苏俄,对他们来说还要亲近一些的灭日军军队远比苏俄的口号管作用。
驻守在伏尔加大桥上的是乌可兰第四方面军一零五一团,团长卡卢夫斯是一位乌可兰土著,此时他并没有像其它人那样慌张无比的四处联系,在他团部里面,一名美丽的乌可兰女孩正微笑着看着他。
“波涅耶娃女士,你是代表灭日军来劝降的吗?”卡卢夫斯看着眼前的女孩平静的问道。
波涅耶娃。基辅灭日军地下情报部门的最高指挥,接到灭日军情报部指令。她冒险前往伏尔加格勒,并且潜入全是乌可兰人的第四方面军,现在灭日军展开了攻势后,她便找到这名乌可兰军官。
波涅耶娃微微笑着说道:
“卡卢夫斯上校,我们都是乌可兰人,我也不多说苏俄对我们乌可兰的血腥和邪恶了,因为这一切我们每一个乌可兰人都记在了心里;
这一次我是代表灭日军,同时代表两千多万还活着的乌可兰百姓,现在我们的百姓正在等着亲王陛下的军队解放我们,我们自己百姓的武装不应该为邪恶的苏俄政权继续出卖生命和尊严;
再说了,灭日军自治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想上校也知道吧,我们的部队就算投降,作为乌可兰百姓的武装,未来也会成为灭日军的武装,为更多的自治区百姓建设更好的家园;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在伏尔加格勒的苏俄最高指挥部已经被摧毁了,甚至师级以上的指挥系统全部瘫痪,伏尔加格勒战区已经等于随时可能被灭日军击破;
我到此的目的便是希望上校让部队改弦易辙,投入正义的灭日军队伍,让乌可兰和白俄得到解放,如果其它部队能够战场起义,我相信灭日军绝对不会让我们自己的军队成为炮灰一般的存在。”
卡卢夫斯是因为在对德战场上勇猛提升起来的军官,他的许多战友都是方面军的下层军官,波涅耶娃选中他劝降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只要有几支部队起义,其它的乌可兰部队就会随即响应。
这里两个方面军足足一百六十万人,作为乌可兰情报组织中的一名高层指挥,波涅耶娃不希望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最终还落个背叛民族的臭名。
“你说灭日军真的那么厉害?这伏尔加格勒战区就如此不经一击?”卡卢夫斯心神已经动荡,可还是忍不住问道。
“盟军千万大军厉害吧?他们还有十几万先进的战机和无数坦克大炮,就在伏尔加格勒战役开始同时,北非战场上的盟军已经被迫大撤退,并且他们已经被包围在了北非无法撤离;
最多半个月,他们就将成为灭日军的免费劳工。”波涅耶娃将上面告知的消息随意地说道。
千万盟军,十几万战机和坦克大炮,作为一名苏俄军人,卡卢夫斯明白那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别说现在的苏俄,就算再加一个苏俄都不是对手。
“哦,对了,哪里的灭日军第三集团军群只有两个军团四十万人,就是他们在包围盟军所有部队的。”波涅耶娃又接着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章 异心
四十万军队包围千万大军,卢卡夫斯可不认为她在开玩笑,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灭日军强大无比,之前他们得到的消息也是埃及战区灭日军就四十万军队;
现在那个军队居然包围了千万盟军,除了震撼之外,卢卡夫斯背心里还出了一通冷汗。
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况卢卡夫斯原本就是乌可兰人,同样他在以前也支持过阿里克谢复辟,甚至说整个乌可兰和大部分白俄人都支持沙俄;
现在苏俄对他们来说就是剥削奴役和屠杀者,灭日军虽然是华夏军队,可阿里克谢大帝都成为了自治区的老百姓,对他们这些原有的百姓来说改换国家并不算什么。
“好,我会立刻将军队中的政委抓住,率军就地投降,接受灭日军的改编,然后我马上通知我以前的那些兄弟,他们有更多人的联系方式。”卢卡夫斯眼神带着无比的坚定说道。
投降灭日军,乌可兰军人可没有什么叛变的耻辱感,对他们灭日军还亲近一点,何况灭日军哪里的待遇可谓全世界最好的,那些宣传不只是百姓知道,他们这些军人同样在暗中了解灭日军的一切。
伏尔加大桥的苏俄军队起义,这在整个伏尔加格勒战区并没有多大的震动,因为除了卢卡夫斯亲自派人通知的那些乌可兰军官,在消息闭锁的战区内其它军队并不了解。
随着第一支军队同样起义,整个乌可兰第三第四方面军起码有大半军队就地改变部队的称呼。自治区乌可兰人民军,一个伟大的称号下代表的是大家的普遍意志,人民的军队。而不是政府政权的军队;
在三天后,灭日军从伏尔加顿斯克和伏尔加大桥越过苏俄防线后,苏军其它部队才知道乌可兰军队已经彻底投降了灭日军队伍,并且将在伏尔加格勒的其余方面军全线包围。
“叛徒,可耻的叛徒,背叛革命信仰的无耻之徒,看来我们对乌可兰的大清洗还不够。这些无耻之人居然抛弃了伟大的苏俄正义思想,投靠那个军阀武装;
通知朱可夫,让他对科涅夫的乌可兰第一方面军进行整肃。所有乌可兰军官全部下放成为士兵;
把乌可兰第二方面军调到北方防线,让他们在第二防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