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秦]我爹叫白起 >

第44章

[秦]我爹叫白起-第44章

小说: [秦]我爹叫白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人的刀枪更利。”白仲几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愚蠢的古人,哥可是人送外号“拍砖小能手”的存在。#
  “虎狼秦人、粗鲁之人,如何也配来抡材大典?还不快滚出去!”儒生自以为抓住白仲话里的小辫子,义正词严的开口说道。
  “这抡材大典又不是你家的,我为什么不能来啊?更何况了,抡材大典上哪章哪条说,秦人不能来了?”白仲瞄向本界抡材大典的主事人。
  听说主事人法家、儒家还有xx国名士之类的人,白仲也没太听清楚,学文学史或是哲学史的人可能会认识他们,但是对白仲来说,不在考试范围内的人谁认识啊?他们不爱欺负小孩子就行了。
  白仲年纪小、面嫩可爱又漂亮,虽然口气有点嚣张任性,但他是自卫反击,再加上还说话时的声音表情,还带着点孩子的天真,因此到也无人应合另一名儒生,来拆他一个小孩子的台。
  那名儒生见大家都不帮他,在心中深深痛斥一番“这个该死的看脸的世界”之后,又开口说道:“既然难得有秦国士子来,不妨你也说说,让我们见识见识秦国士子的风采。”
  “这位兄台……”
  “谁跟虎狼秦人是兄弟?”
  “这位姐妹……”白仲脸不改色、心不跳的顺口嘴贱道:“按理来说,我年纪小、读书少,这抡材大典尽是饱学之士,本来是没我插嘴之处的。但是既然这位姐妹诚心诚意的要求了,那我就只好大发慈悲的说了……一点个人浅见,还望大家听了不要生气。”
  这嘴贱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大约很让人讨厌;但是放在白仲身上,又未免让人想起家中幼弟稚气可爱。
  当然,大家也没指望他一个小孩子能说出什么真知哲理。
  白仲自然也说不出真知哲理,可架不住她上过思想政治课啊。
  “小子以为,这天下弥兵之道在于一个‘和’,和气的和、和平的和。只有天下一‘和’才能天下太平,从此世间才不用打仗。”
  “这谁不知道啊?可是要怎么才能和起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合。合者‘和’也,只有天下合成一国家,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消弥兵祸。千百年来,中原大地之所以会战乱连连,是因为大家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不相同,再加上一些别有居心的王者,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中原才会频频发生战争。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法,一是从地理将中原变成一个国家,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只有一个王、一个声音;二是从心理上让天下的人,无论是楚人、齐人、赵人、秦人都抛弃自己的身份,真正成为一家人。做到前者需要一个伟大的王,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以战止戈,统一这个天下;后者……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一货币。不到五十年,最多两代人之后,在这个新的国家生长起来的人们,就真正的融为一体,真正的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外来事物都无法将他们分开。”
  一时之间全场惊讶,统一天下、以战止戈,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这么想过,但是从一个豆丁点大的小孩子嘴里说出来,而且还是这么系统这么有想法的说出来,真没有人干过。
  最重要的是,瞧瞧人家,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一货币……想法这么深远,连建国后要干什么都想到了,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足下何人?”
  “在下甘罗,秦国一小小顽童而已。”
  “甘罗……你就是那个秦国使者?”有眼尖着指着白仲说道。
  甘罗这个名字最近在赵国上层人士里,还是挺红火的。
  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借着秦国这张虎皮,从赵王手里空手套白狼弄走了五座城池,就算很多人没有见过白仲本人,但因为她的年龄摆在那里,小小年纪这么大胆,光任这就足以让很多人拿来当饭后八卦谈资。
  “正是。”白仲笑咪咪的说道。
  “你是秦人,那你指的这个伟大的王,不会是指你们那个小秦王吧?”
  “必须的!”白仲继续笑咪咪。
  #请大家管我叫“爱打嘴炮”的小甘罗!#

  ☆、604。30

  白仲一席话,立刻让众人再度哄堂大笑。
  其中一人更是指着白仲言道:“你们那个小秦王今年才十五岁,一身权力全系于吕不韦和太后,有什么伟大的?”
  “像我这样呢,自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要是像兄台你那样呢,必须是无志空活百岁。”白仲一指那人,笑嘻嘻的开口说道。
  “小小孩童,嘴到是挺厉害的。”另一人开口说道。
  “你们不要老是说我是小孩子好嘛!你们……谁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出使别国要来五座城了?”白仲以手在场中环指一圈,“以年龄取人,非人杰所为;以才取人,才是英主之姿。敢以我为使,光是识人之明这一点,我们秦王就已经胜过其他诸王多矣。”
  嘴贱拉仇恨脸t算什么?反正又没人知道我是谁,仇恨全到嬴政身上了。
  未来的秦始皇,难道会怕被人骂吗?看他那么闲,正好给他找点事,省得老是去想什么小青梅小竹马什么的。
  “更何况人嘛,总是会长大的,而且正因为年纪小,长大后才有无限种可能。昔日惠文王、昭襄王,不都是少年秦王吗?我王已经十五岁,再过六年即可行冠礼;我也十二岁,再过三年就可以从军入伍、保家卫国了。”
  “就你这么大点的小孩子,也想从军入伍、保家卫国?”旁边有一人打趣道:“怕是还没有那戈高吧?我看你啊,还是好好读书,长大了当士人。”
  在先秦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军人的地位还是颇高的,再加上秦国实行军爵制,小孩子说自己长大想要当兵,并非是什么可笑的言论。
  只是像白仲这样白白嫩嫩,一看就是家中富养出来,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小孩,说自己长大要从军,实在是……小屁孩还是回家喝奶去吧。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白仲很顺溜的又嘴溅了一个,谁让在场之人都是书生呢。
  不过也不能怪这些人,这个年头打仗都是将军冲在前面,还没有后世儒将这个概念,跟他们说自己的偶像是谢玄、陆逊、司马懿、虞允文他们也不认识。
  “也许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可是一群人的力量却是很大的。”趁着主事人还没发话把自己这个捣乱的赶走,白仲又开口说道:“兄台看不起小孩,可一个国家的未来却正是系于像我这样一群小孩身上。不知道兄台可曾听过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看着场中其他人,因为自己的话,而苦苦思索到底是哪位名人说过这段话的模样,正背诵梁启超大大《少年中国说》的白仲,忍不住在心里捧腹大笑起来。
  凭心而论,若是论各家各派的典籍知识,白仲一个穿越前是理科生,穿越后是陪太子读书,大家对他的要求也是知兵法而非晓百家的人,对这次抡材大典里出现的一套一套“的xx子曾曰”过之类的东西,大多数都完全没有听过。
  因此,两人要是真实辩论的话,辩不过三句,白仲就得弃械投降了。
  但是网上有一句名言告诉白仲,你吵不过人家的话,你完全可以把人家的学识拉到你的水平,然后再用你丰富的经验打败他们。
  白仲不会背先秦先哲们的名人名言,可先秦人士也不会背后人的名人名言啊——这可是作文高分密诀。
  不得不说梁大大这篇文还是很棒的,尤其是连续排比这段,虽然穿越两千年,文学体裁才跟时下流行完全不同,但胜在浅显易懂、气势磅礴,因此并不妨碍人家欣赏其中蕴含的进取之神。
  “少年强者国强……这位少年果然说的不错。”待白仲念完,坐在台上的主事人之一,忽然率先击掌说道。
  有人首倡叫好,而且叫好之人还是主事人,再加上文章本来不错,因此场中不乏多了一些叫好之声。
  白仲看了主事人一眼,只见对方虽然已经年约五十,但相貌却极其出众,属于难得能于自己媲美的帅哥。
  刚才听人介绍说,这人是楚国来的“子渊先生”,生平最好就是写文章,写得一手好文章,极得楚王喜欢,也难怪他第一个赞同自己。
  只不过“子渊先生”这个名字听着真是耳生,想来应该文章写得不咋得,否则怎么会一篇都入不了《语文》或是《历史》课本呢?
  不过说来也奇怪了,按子渊先生这个颜值,能妥妥杀进《818中国历史上,不怎么出名的帅哥》这个帖子里啊……所以说,文章不出名就算了,为什么人也不出名?
  还有,楚国的人都这么好看么?听说那个要和嬴政联姻的楚国公主是“七国第一美人”,不知道她长得怎么样?
  白仲抓了抓头,继续发散思维着。
  她自然不知道,“子渊”只是人家的字,人家大名氏宋名玉,是光凭一张脸就能拉高整个楚国颜值的男人。
  “不过今日之辩乃是辩弥兵之道,并非寻常口舌之争。甘罗小童口舌虽利,却不足以服众。”宋玉摸了摸胡须,看着白仲说道:“秦王年少,未来变数太大,此处就不予争辩,不知甘罗小童还另有话说。”
  白仲略沉思了一会儿,再度开口说道:“有!我认为,不论是何人为秦王,统一天下的国家,都必将是秦国。”
  白仲的话再度引发一阵哗然,不等哗然消去,白仲已经再度开口道:“孟子曾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国集天时、地利、人和三而为一,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是由秦国来统一天下。”
  “何为天时、地利、人和?”
  “我一开始就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合,现在天下纷争已经数百年,因战而死的将士便已有两百万之巨……”其中我亲爹一个人贡献了一百到一百六十万人头,白仲在心里吐了一句糟,继续说道:“天下人苦战久矣,此乃天时;地利者,我大秦居于关中,有崤山、函谷之险为屏,可抗山东六国于关外,又有蜀中粮仓,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和者,我大秦自商君变法以来,上——自孝公、惠文而至今王,五世而无庸;下——连最低的奴隶都希望被秦人买走,因为秦国没有奴隶,具是一体国人;且不分贵贱、一体同法,上下其心是为人和。得此天时地利人和,我想不出七国之中,有哪个国家能取代我大秦和天下。”
  白仲板着小脸,表情严肃的说着。
  至于“灭六国者,非秦也,乃六国也”这种话就不要说了,没事敲醒敌人我有病吗?
  “刚才……儒家有人说,当今天下之乱乃是因为没有恢复上古之制,只要恢复上古之制,天下自然弥兵。小子以为,天下大乱,确实是制度问题,只有改变制度,天下才能太平。”
  白仲摸摸小心肝,想不到自己也有“一定是体制问题”的那一天,早知道当年就少喷点公知精英了。
  “如今天下大乱,真是因为上古分封之制。要想天下太平,就必须废分封、立郡县。”
  白仲这一句话一出,在场立刻跳出一大片喷子,尤其是那些平常看着温文儒雅的儒生们,一个个化身毒蛇,毒液四射,恨不得活活毒死白仲。
  “小子休要胡言!”
  “秦人无知,竟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