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秦]我爹叫白起 >

第43章

[秦]我爹叫白起-第43章

小说: [秦]我爹叫白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注意到白仲的表情,嬴政还在说自己童年难得的几件趣事,比如玩过家家新娘新郎的游戏啊,再比如赵姬不怎么管他,所以大家经常玩累了,就地就找个柴垛睡了什么的。
  卧槽!还睡了!还是有男有女多人群p!你们没被正义的居民举报,然后被正义的平安邯郸抓获并微博公示么?
  一时之间,《大秦绝恋》、《秦倾之世》、《秦始皇与xxx》之类的剧情在白仲脑子里回荡着,这些剧情里除了有bg剧情之外,还有大量的嬴政与燕丹不得不说的bl剧情,真是越脑补越可怕。
  不行!我不开心!我不快乐!我才不要来个幼时小伙伴呢!
  生气的白仲回去查了查史书,很好,根据史书,这一次燕丹其实并没有入秦。
  因为我方一个神队友小伙伴——甘罗小朋友,出使赵国嘴炮无敌,阻止了秦赵之间的联盟。
  但是……甘罗小朋友呢?
  白仲再认真查了查,纳尼,甘茂根本没有一个叫“甘罗”的孙子!你特么在逗我吗?
  '其实我觉得没有也挺正常的。'
  系统对白仲安抚道。
  '你看一下甘罗这个人,除了这一次出使之外,历史上没有他的任何事迹。按理来说,十二岁就能干出这样的大事,秦王不可能放着他不用?如此聪慧,怎么可能在史书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跟凭空冒出来的一样?至于后世传说中的摸王后脚,被嬴政一气之下砍头,那是一点常识都没有!'
  那可怎么办呢?
  白仲犹豫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燕丹入秦这回事了。
  没有甘罗自然有李罗、赵罗去当使者,一样能说动赵国借道秦使,但是这样的话,历史就改变的太大了。
  有一个说法叫“蝴蝶风暴”,谁知道这次历史改变,会不会影响到嬴政亲政?
  在嬴政按历史亲政之前,白仲都不太怎么想改变历史,因为年幼的秦王没有自保能力,很有可能就炮灰了。
  至于亲政之后,那就随便了,秦始皇就是秦始皇,有秦国这个天下第一大国打底,白仲相信不管历史变成什么样,嬴政都能干好它。
  于是长平侯白仲,摇身一变成了前秦国丞相甘茂的孙子,奉文信侯吕不韦之命出使赵国。
  白仲跟在内侍身后,自在王宫门口开始,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一道城墙面前。
  城墙高达数十米,抬眼望去上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看就是易守难攻的架势。
  待过了这道城门,才是赵国王宫内城的所在。
  赵国的王宫和他的民风一样,浮华奢侈,处处可见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用心,远非那个除了用朴实,还是只能用朴实来形容,满满都是原生态美的咸阳宫所能媲美。
  白仲估摸着,六国之中,应该没哪个国家和秦国一样,朴实到连秦王内室用的屏风,人工雕琢的痕迹一点没有,只有原木的花纹。
  有时候,白仲都不知道应该夸秦人朴实不好享受,还是秦人太没有艺术细胞。
  进了赵国宫殿,依礼拜见赵王。
  现在的赵王就是后来的赵悼襄王赵偃,赵偃一看秦国派来这么一小一小孩子当使者,看着白仲那张讨人喜欢的脸外加他的大国背景上,到是没有太过于生气,但嘲讽两句还是难免的。
  “秦国无人了吗?竟派如此小的小童使赵?”
  “大王此言差矣,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昔日项橐七岁就作孔子的老师,甘罗今年已经十二岁了,为何不能为使?”
  “你们看你们看,这个小孩子,一点点大,嘴到是挺厉害。”
  “嘴不厉害,又如何说服文信侯和我秦王救赵呢?”
  “我赵国乃是天下强国,何时要你一个小孩来救了?”
  白仲扬起稚气的小脸蛋,冲着赵偃开口说道:“大王可知燕国准备派燕丹入质秦国?”
  “知道。”
  “大王又可知,我王准备派张唐入燕联燕?”
  “知道。”
  “大王想想,若是燕秦联手,倒霉的会是谁?”
  “哼!”赵偃冷哼一声,不开口说话。
  到是旁边有一名将军,开口说道:“我赵国乃是万乘之国,兵骁将勇,又曾怕过谁来着?”
  怕谁?怕我爹啊!
  白仲正想开口反驳,发现那位将军的右手有些异样,似乎伸不直的样子,“来者可是李牧李将军?”
  “正是。”李牧开口说道。
  不知怎么的,李牧总觉得眼前这个小孩子,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异样。
  其实也不怪白仲异样,这完全是因为李牧后来的封号也是“武安”,被人称为“赵国武安君”,而这个封号还是在秦国十万士兵的首级上拿的。
  身为武安君白起的“儿子”,白仲当然不愿意有人跟他爹一个封号。
  早晚有一天弄死你!
  “原来是大破匈奴、功大似天的李牧将军啊,难怪敢在大王没有发话时,主动开口插话。”白仲用孩子气的表情,天真灿漫的说着。
  李牧的脸瞬间就黑了。
  自家这位大王,心胸可真不宽广,随便被人挑拨几句,就能把自家大将廉颇废了。
  见李牧不说话,白仲又扭过头看向赵偃,“赵国中央之国,四战之地,胡杂混居,百姓轻率。若是秦燕联手,赵国必败;我若阻张唐使燕,绝秦燕之好,难道不是救了赵国吗?我大秦如此有诚意,大王您不应该主动表示些什么吗?”
  “表示什么?”赵偃表情有些呆的问道。
  “秦燕联手,也不过也是为赵国河间之地也。若是大王能送上河间之地五座城,我愿说服我王及文信侯,绝秦燕之好,改交秦赵之好。大王想想,若是秦燕联手,赵国损失的绝不止五座城;而若是秦赵联手,赵国得到的又何止是五座城?”
  凭心而论,白仲看春秋战国时代的史书时,常会感觉那些大王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那些纵横家的嘴炮低劣技能,怎么看怎么都十分浅显的阴谋,政斗水平还没点点种马男高,怎么就没人能看穿呢?
  要是换成自己,怎么都不可能被嘴炮家们,一忽悠就一个主意,一天变一种心思来着。
  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问赵王白要五座城,他竟然真给了!

  ☆、594。29营养液800加更

  白仲走出赵王宫时,头还是晕的,一脚踩下去,只觉得自己如同踩在云朵上一样不真实。
  他竟然还真给了!真给了!真给了!这人是猪脑子吗?
  '这不是挺正常的吗?这五座城不是给你的,而是给你身后的秦国的。你想想……他想攻燕,但是又怕秦国在后面捣乱,所以交出五座城……嗯,我算算,历史上赵国此役得了三十座城,后来分给秦国十一座,自己得了十九座,他还是赚了的。'
  这不是重点好嘛!重点不是应该是,赵国不防范秦国,他去打什么燕国啊?有病吗?大的国策方针就是错的!
  '可是敌人不犯错,秦国怎么一统天下。'
  系统说的好有道理,白仲竟无言以对。
  搞定完正事,白仲到是不急着回秦国,难得出一次国,当然要趁机旅游——主要是用自己的户口本去申请赵国旅游签证,户口本一定会被赵人撕了丢在脸上,他想借机四处去观光观光,没准还能看见嬴政的老相好、小相好什么的。
  白仲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和嬴政透露的只言片语,去当年嬴政居住的地方,寻找一个叫“小蔓”的女孩子,结果找了一圈别人告诉她,小蔓被她的酒鬼哥哥卖给大户人家当侍女去了。
  没见到小青梅,小白姑娘有些略不开心,只得怏怏的回了住所,准备归秦事宜。
  结果别人告诉她,赵国一年一度的立秋抡材大典就要开始了。
  所谓抡材大典,说白了就是嘴炮大赛。
  赵国本来和秦国一样,尚武之风浓烈,而士风一般般。但因为长平之战前,齐魏衰落,而赵国是唯一能和强秦抗衡的山东强国,又有六国合纵败秦的壮举在,所以大量的名士涌入邯郸,邯郸士风一时竟居天下之冠。
  同时,偷了虎符不敢回国的信陵君又居于邯郸,再加上邯郸本来就有平原君的存在。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养门客——成为信陵君的门客,可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人生最早的志向。
  有两个参天大树在,邯郸本身又有众多士人,在没有高考和科举的年代,抡材大典就成了普通士子扬名奋发的好机会。
  因为这种盛会,并非为某国某郡选拔贤能,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像高考那样,一年一个议题,然后各家各派针对这个议题畅所欲言,说白了就是看谁打得嘴炮好、看谁打得嘴炮棒。
  抡材大典的议题一般比较飘逸,连名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鸡三足”这种奇葩都上过,所以大家看到今年的议题时,觉得今年的主持人还算厚道,总算出了个大家能看得懂得。
  天下多难,如何才能消弥兵患?
  在热闹而不怎么友好的问题中,各家各派弟子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撕逼。
  道家弟子说:无为,不要有辣么多贪婪、休身养性淡定淡定;墨家弟子说,兼爱非攻,天下和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法家弟子说,这说明大家不遵守法律制度啦,如果人人都遵纪守法……
  如果人人都遵纪守法,那你不是要失业?
  白仲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吐着糟。
  最有意思的是来自儒家稷下学宫的代表队,他们是儒家内部大名鼎鼎的原生派。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变态……进化的。学派思想也是一样,总是在不断进化,而不思进取、逆潮流而行的东西,多半不是不招人待见、就是红火不起来的。
  而原生派就是这么一个思想学派,对于他们来说,凡是古代的东西就是好的,凡是现代的东西就是差的。
  追溯到夏商朝还是客气的,好歹大家都是奴隶制社会;动不动就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鸟生鱼汤时代,简直是让人不能忍。
  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恢复上古先贤的制度,就一定会还天下一个太平。
  白仲一开始还装出一副认真的模样听着,听着听着大脑思维发散,互相发现这总结一下,不就是后世公知精英的说法——“定体问、这国怎、亏总民、我陷思”吗?
  想着想着,白仲忍不住哈哈笑了几声。
  本来笑也没什么,在场那么多人谁会注意他呀。
  可千不该万不该,白仲年纪太小、长得太好,本来站在一群大哥哥、大叔就很显眼了,他偏偏又穿着一件秦人的服饰。
  没办法,秦国千百年人来就不产人才,或者应该说只产将才、不产相才,秦国的丞相一般都是山东六国去的;再加上秦国名声又不怎么好,人送外号“虎狼秦人”,因此秦人出现在赵国……甚至是各国抡材大典里,简直就像灰太狼走进了羊村一样显眼。
  方才因为自己的提议,要恢复上古之制,而引发不少人哄然大笑的儒生指着白仲开口说道:“那秦国小子,你笑什么?”
  “笑天下可笑之人啊。”白仲一噘嘴,表情萌哒哒的说道。
  那儒生原本只是看白仲年纪小,又是秦人,所以才挑得他,没想碰上了一条大毒蛇,“秦国小子到是牙尖嘴利。”
  “秦人的刀枪更利。”白仲几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愚蠢的古人,哥可是人送外号“拍砖小能手”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