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科举考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清在听白言蹊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心中便想到了他在参加算科考核时遇到的那道分值四分的应用题,虽然没有立即动笔算,但是稍微一印证便分出了方法的优劣与高低。
如果利用这样的算法解题,宋清有信心,他再解那道四分题的时候,至少能够节约一半的时间。
“白姑娘,你真的想好了?确定要将这些法子全都贡献出来?若是你将这些法子留着,可能很多年内都不会有人超过你,若是你将这种法子提出来之后,怕是你在算学一道的先驱地位会不保啊……”
宋清说出了他的担忧。
白言蹊轻笑,“这点儿方程的问题算什么先驱?不过是入门罢了。在我看来,真正的算学远比这些题目困难得多,我们目前提到的只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后面还有三元一次,四元一次等等难以计数的题目等着去挖掘,这还仅仅是一次方程,还有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借数法,微积分……算学一道无穷无尽,我怎会敝帚自珍?”
宋清肃然起敬,起身对白言蹊施了一个恭恭敬敬的弟子礼。
“宋清受教了。”
白言蹊摆手,“无妨,如今算学式微,可是生活中哪里能够离得开算学,是造桥修路不需要还是商人算账不需要?生活中处处都有算学,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算学才好。”
白言蹊手指向屋子的西北角,道:“出了徽州书院去那西市和北市,哪个做生意的摊贩不需要懂一点算学?哪个买东西的人不需要懂一点算学?相比于其他分科,渗透入方方面面的算学才是最应该大力发展的分科,算学对朝廷、对百姓的影响太大了。”
宋清默默记下白言蹊随口胡诌出来的那句‘生活中处处都有算学’之后,突然起身,将摆在桌子上的一沓空白纸收起来,把毛笔重新挂在了笔架上,同白言蹊道:“我方才听白姑娘讲新式算学时十分有条理,想必白姑娘已经将新式算学琢磨透了。既然如此,那你我何不直接去找书院院长取来刻板,直接将东西刻在题板上,之后印刷的时候岂不是会很方便?”
白言蹊一脸震惊,“宋清,你难道不知道刻板上的字都是反着来的吗?若是按照我们写字的方法将字用刻刀刻在刻板上,到时候拓印出来的字全都是倒着的,根本没办法看。”
宋清挠头,嘿嘿傻笑,“我还真不知道。”
白言蹊,卒,享年十七岁零三个月。
“行吧,去找萧院长拿刻板,顺便熟悉一下地方,我现在对徽州书院的格局认识仅局限于文庙,红梅苑,秋菊苑,夏莲苑和饭堂,认认路也是极好的。”
宋清与白言蹊撂下陈硕,结伴往文庙所在的方向走去。
文庙背后有一排二层的小楼,那就是徽州书院所有师长们休息与办公的地方,按照不同分科分开,就拿算学为例,算学的寻常教书先生都挤在一个大屋子内办公,而算学博士则是在单独开辟出的小房间内办公,同书院院长萧逸之的待遇相同,不过书院院长因为杂事较多,所以萧逸之的屋子要稍微大上一点点。
白言蹊与宋清来到萧逸之办公的地方,见萧逸之正趴在书案上打盹,宋清轻轻敲响了门。
屋内没有任何动静,仍能听到萧逸之那轻轻的喊声。
宋清再度敲响了门,不过这次他用的力气稍微大了一点。
屋内还是没有动静,萧逸之的鼾声仍在,甚至还多了几声梦呓般的咕哝。
“我来。”
白言蹊给宋清递了一个眼神过去,站在门外扯着嗓子道:“朱老,您来了!”
睡梦中的萧逸之似是条件反射般从书案上弹起,一脸懵逼地看着站在门口的白言蹊和宋清,揉了揉睡僵的脖子,眯着眼问白言蹊和宋清,“朱老在哪儿?”
宋清如实回答,“朱老此刻大概在红梅苑中歇着呢。”
白言蹊:“……”
有个随手就拆她台的猪队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萧逸之听说朱冼没有来,当下就松了半口气,慢悠悠地伸展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之后,问白言蹊和宋清,“你们二人不好好准备新式算学的东西,来我这里做什么?”
“领刻板,就是拓印书用的那种,先给我来个两百块。”
萧逸之以为自己还没有睡醒,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两百块?领那么多刻板你是要吃吗?”
白言蹊的白眼都快翻到刘海里面了,无语道:“既然要从头开始捋新式算学的东西,自然要一步到位,将那新式算学的东西全都用刻板记下来,日后若是用得着的时候直接拓印就好了,难不成日后有人想看的时候还抄来看?多费力,还不容易保存。”
萧逸之瞪眼,“可是你知道如何雕刻板吗?在刻板上雕东西与写字是不一样的,它需要反着来。我建议你还是写在纸上好,到时候将你写好的东西交给外面的书铺,请他们雕出一套刻板来。虽然会多花一点钱,但是这样最方便省事。”
白言蹊眨眨眼,问萧逸之,“院长你看过之前答得第五道题吗?就是五分的那道。若是你看过我的雕工,定然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呢。我既然找你来领刻板,自然是自己会雕刻的,你将刻板发给我就好了。”
愚蠢……萧逸之想要一棒槌敲死白言蹊。
“你这么能耐,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呢?”
萧逸之自然是不敢同白言蹊明说这番话的,他知道雕出一套印书的刻板有多么难,但是见白言蹊这般信心满满,尾巴都快翘到天上,有心让白言蹊栽个跟头明白一下自己的深浅,便没有再加阻拦,领着白言蹊和宋清走到一楼尽头的那间小屋,打开落了很多灰的门。
将锁门的钥匙丢给白言蹊,萧逸之连门都没有进,站在门外同白言蹊和宋清道:“你们要的刻板都在里面,刻刀也有,莫说是两百块刻板,就是两千块都有,自己用多少拿多少。朝廷每年都会给书院发下刻板和刻刀来,原意是要求每个吃朝廷俸禄的教书先生都得自己刻印好书籍,上缴到国子监,可是哪有人愿意花那个功夫去亲自雕刻?”
“大多数人都宁可自己先在纸上撰写好,然后花点钱交给书院里的墨染斋去雕刻板印书,也不愿意自己雕刻版,原本这些刻板都会送到墨染斋的,可后来墨染斋的傅老摔断了手,勉强拿得起刻刀来,但是刻出来的雕版却没有之前漂亮了,只能根据刻板做一些拓印书的工作。教书先生们只能将印书的生意都交给外面的书铺做,宁可自己多花点钱也不愿意费那个工夫。”
白言蹊问,“那这些刻板都是朝廷发下来的?一直没人用就留在这里?”
萧逸之点头,“这些刻板都是用上好的木材制出来的,质地坚硬,品相极好,是正儿八经的官家货,可比书铺中用的那些刻板好多了。若是能卖掉定然会挣一大笔钱,只是朝廷发下来的东西哪有人敢卖?又有谁敢私下买?只能一年一年攒着,你先用这个屋子里的,若是用完还不够的话就同我说,文庙后面的库房里更多,只要你不嫌累,这些刻板全给你都行。”
白言蹊感觉自己逮到了天大的便宜。
“那若是用刻板印制出来的书卖掉之后,钱是谁的?这些书是否会出现盗印的情况,朝廷对于盗印的书商有没有惩戒之法?”
萧逸之用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瞅了白言蹊一下,十分无语。
“那些书是你刻印出来的,谁会抢你的钱?一般都是教书先生和书铺合作,最后的利润三七分,教书先生分到七,负责撰写书中的内容;书铺分到三,负责雕刻刻板,拓印书以及装订和销售。至于你说的盗印的情况……”
萧逸之扁了扁嘴,“盗印的情况一般不会存在,寻常教书先生能够写出什么好书来?卖都卖不动,哪有书商会想不开去盗印那些滞销书?而若是经科博士、律科博士这些人写出来的书,哪有书商有胆子盗印?博士等于四品官,与知府同一品,借给那些书商十个八个胆子也不敢盗印,若是实在想卖,他们也会规规矩矩地拟好文书来请博士签个字,到时候他们帮忙拓印书,博士分得七分利吃肉,他们分到三分利喝汤,这就谢天谢地了。”
白言蹊敏锐地捕捉到萧逸之口中的‘一般’二字,追问,“之前院长你说一般不会存在,难不成还会有特殊情况?”
“自然有,那些整日编撰故事的小说家就是盗印书商最喜欢的人,买小说的人多,而且小说家不比诗词家和教书先生一样受朝廷的庇护,自然会被盗印书商盯上,这是不可避免的。”萧逸之本人对于那些整日编撰故事的小说家十分不喜。
白言蹊听得心花怒放,“那若是用我的名字去编写小说,应该不会有人敢盗印了吧!”
萧逸之如遭雷劈,恨不得一下就将白言蹊心中的这个想法掐死在萌芽中,嗔道:“你安心研究算学多好?可别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你顶着一个算学博士的名头在外面写小说,也不怕被人笑掉门牙,这不是不务正业么?”
白言蹊干笑,她可知道小说有多么赚钱,《霸道王爷爱上我》《冷峻师兄轻点宠》《猎户家的小娘子》……这都可以出书啊,前世毒害了万千少女的言情小说怎么能够不搬到这个时代来丰富万千居家妇女的精神生活?
“我记得院长同我说可以在书院中给我的家人找个活儿,我现在挑中一个地方,你不知道院长愿不愿意给批?”白言蹊暗搓搓地打起了坏主意。
萧逸之问,“哪里?我猜不是饭堂就是杂物处,你相中了哪个地方?只要你说,我都可以给你办到。”
白言蹊摇头,“都不是。”她笑得格外神秘,卖了个关子才为萧逸之解惑,“我相中的是墨染斋。”
知道她头上这个算科博士的名头这么好用之后,白言蹊哪里还能看得上饭堂、杂物处这种出卖体力换钱的地方,既然要给家里人找活儿干,那自然要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
很明显,墨染斋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
墨染斋原身就是徽州书院的官家书铺,印书的工具肯定一应俱全,欠缺的只是印书这么手艺。
之前白言蹊还听萧逸之提到了‘傅老’这个负责墨染斋的人,若是能够让白争光从傅老手中将印书的本事学到,那之后能做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首先,新式算学的东西肯定不会便宜了别家书铺,若是有机会,白言蹊还想折腾几本小说出来卖卖,那简直就是圈钱圈粉二合一的利器,平时还可以发展一些科举参考的资料,也能折腾一些周刊半月刊月刊半年刊年刊之类的刊物,若是书院的其他先生有需要,也可以将生意交给墨染斋来做……这样想来,墨染斋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
萧逸之仍不大敢相信白言蹊的话,再次确认道:“你确定是去墨染斋?墨染斋虽然地方大,但是就傅老一个人在,而且如今墨染斋接不到生意,傅老生活所需的钱都是朝廷拨下来的救济饷。你还是重新想个地方吧,若是将人安排到墨染斋,清闲是清闲,但却拿不到一文工钱。”
“不用,就墨染斋了,还劳烦院长同傅老说一声,我明日就让我家人过去。”白言蹊谢绝了萧逸之的好意,和萧逸之又客套了几句干巴巴的话后,同宋清每人扛了十块刻板,拎了两把刻刀离开。
因为有神经病系统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