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

第2章

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第2章

小说: 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他企图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新问题时,他会在潜意识里就拒绝那些和以前知识不同的东西,只愿意接受那些能够用原来的知识进行解释的部分。原有的知识结构越牢靠,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本领就越差。


如果把开放心灵视为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对以前知识的“浪费”只是一种外在表象。它的目的是为了腾空大脑,好让自己可以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那些曾经印在我们脑海里的知识、能力,都是我们的财富。不必担心自己完全忘却,反而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腾空自己的心灵上。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就是要放下架子。先把自己当成个无知的人,去寻求身边哪怕是贩夫走卒的意见再说。要知道,所有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因为它们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很欣赏王选的一句话:院士其实只是对人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不代表他将来就永远正确。所以,放开心灵的第一步就是,哪怕你是个院士,也要学会像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那样。


第二步,尽可能多地博采众家之长。有句话说得好,知识就像画在地上的圆圈。你的圆越大,接触到的空白就越多。你所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越多。小孩子学了1+1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通晓了数学,陈景润却还在继续研究。那在数学的路上究竟是谁走得更远?这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学问。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以为自己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学问。一个满满的杯子,是装不下水的。


第三步,把自己当做一个平常人。不管自己之前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在面对新领域时都是个一无所知的孩童。不要企图用自己之前的框架去套新知识或是新看法。要知道,自己之前的领域就算掌握得再熟悉,但可能在世界观或是方法论上与新理论格格不入。如果仍然要用老眼光去看问题,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第四步,保持心境的平和。有句话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只可惜,这世界上的君子太少。这也不怪人们自身。要说缘由,可能要上溯到老祖宗那里。那时候自然环境恶劣,人们只有依靠原来的经验才能存活。对于人的心理而言,有一个所谓的“舒适区”。老祖宗告诉我们,待在这个“舒适区”里的时候,人会觉得最安全。而面对未知的挑战,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就像猴子,如果给它指一条到果树的新路,猴子很可能会拒绝。谁知道新路上有没有毒蛇猛兽?这种想法和“舒适区”一样,都是本能。而要想开放自己的心灵,就要学会克服这种本能。
 
 
 
   第五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人会平和地对待不同的意见,会用一种无知和探索的心态来面对世界,会用坦然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从这样的点点滴滴开始的。如果捧起一本书,先以专家的眼光去挑剔,那只能是让自己的旧观念再一次得到强化。而如果要论及自我,论及心境,论及成长,那势必要学会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放空,让心态开放而平和。


芦 淼 告 诉 你


开放心灵是,而且理应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善于开放心灵的人,他的脑子随时可以接纳最新的事物。曾经的过往,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我们不应该做把财富藏起来的守财奴。相反,我们应该成为最懂得开放、最懂得放空的人。


为了自己,请坚强起来


鸟儿在暴风雨后歌唱,人们为什么在阳光普照的时候还不尽情享受快乐呢?


——肯尼迪总统母亲 罗丝?肯尼迪


刚刚毕业的时候,她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为此,她舍弃了回家做公务员的安稳之路,而选择了留在大城市从小职员做起。她想,大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不过终究机会多。如果真回了家,那生活固然衣食不愁,但这辈子也就限在了那方寸之间。出入上流社会,紧跟流行潮流,有空可以出国去旅游休闲……这是她的梦想。


对她的寻梦之旅,朋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过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祝福这个倔强的女孩。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当时她在一家大公司的销售部做小文员,而销售部的经理是个惯会欺上瞒下的“老油条”。初出茅庐的她,天真地认为人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在工作上狠狠地得罪了经理几次。在她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家都是一心为公,就算有什么分歧也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再说,那么大的一个部门领导,犯得着和她这样的小人物较劲吗?


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忘了。直到有一天,几个气势汹汹的保安把她的抽屉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居然真从她的私人物品里翻出了几件公物。


毫无疑问,这是栽赃。平时大大咧咧的她,似乎从来也记不住锁抽屉。不过面对那样的现实,她的辩解显得如此无力。公司人力部门“宽宏大量”,最后只是把她辞退了事。但面对着往常亲近的同事们如避蛇蝎的目光,她整个人似乎都要崩溃了。


百口莫辩的她开始酗酒。每次喝醉了,她总会拉着朋友说个不停。然而渐渐地,她发现身边的朋友们从最开始的宽容,渐渐变得苛刻。他们再也不愿意陪她一起聊天,一起逛街,就连坐在那里听她说自己的苦恼,也不再愿意。


其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样的“受害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伤害永远在所难免,无论它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间造就。这种循环往复的“受害者”心态,最终会造成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疏离感。就像人们初听说“祥林嫂”的故事,都会为她感到伤心遗憾。然而听的多了,却又觉得“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尽管我们可能在其他领域都是佼佼者,但在人际交往中,却往往遵循着一个古老而幼稚的法则:好人干好事,坏人干坏事,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对于那些内心感觉到孤单的人,我们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会给予关注,然而渐渐地就会觉得:为什么被孤立的人是他,而不是别人?他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才会引起别人对他的不满?我是应该继续给他支持,还是像别人一样对他疏远?尤其是,当身边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人不好,该集体“制裁”他一下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坚持自己对他的判断?


尽管我们身处一个“我的世界我做主”的年代,而且已经习惯了在各种事情上特立独行,但在遇到那些“祥林嫂”式的人时,却往往屈从于身边众人的感受。自己的不耐烦,会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一个群体里(对于那可怜的女孩,这个群体就是她的朋友圈),如果大多数人渐渐开始不喜欢某人,那么即便是不明缘由的人,也会很自然地用更加谨慎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人。这是植根于人类群体心理中的特殊心理现象,是一种群体生存的技巧。


于是这种“技巧”带给了社会更多的“受害者”。当一个群体想“给谁点颜色看看”时,个体的反抗往往是无力且脆弱的,而且最后自己常常也会屈从于群体的压力。


我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善良又温柔。但事实上,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成为孤立和排斥别人的帮凶。社会心理学家把这归结为亲密关系:那些企图从朋友或亲人处得到帮助与支持的人,往往身上就带着一种“被孤立”的标签。这种标签会吓走那些与其情感距离较疏远的人,使其他人拉远与他的距离,进而感受不到他的情感,也无法被他所影响,更难把对方看成是与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标签的作用,往往是从“受害者”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就像那些企图从别人那里得到支持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因为他们首先就没能拥有这些。大多数情况下的“孤独感”,其产生的最初阶段是发自内心,是一种单纯的自我感受。而那些对接纳缺乏信心的人来说,他们就像斗士,常常冷眼看待世界,认为身边充满危险。在他们的内心里,首先就预测了自己会遭到排斥。


《秘密》一书说的好:你其实就像个发射塔,吸引着宇宙间和自己相同波段的东西。如果认定自己身边充满危险,“神奇的巨人”就会让你的身边变成这样。


那么,那些对自己价值产生怀疑的人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第一步,停止扮演受害者。很多时候,受害者的标签都是自己给自己贴上去的。当你向朋友们倾诉痛苦时,其实也是在向他们传递一个危险的信息:我很可怜,你看到了我的弱点,现在是我最虚弱的时刻,我需要你帮助我。

我从不怀疑别人的善意与同情,但我会质疑这种耐心存在的时间。如果总是向别人哭诉,短暂的同情过后可能引发的是一种被歪曲的思考:你是不是真的犯了什么错,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你不好?那种幼稚的对错观会不自觉地抬头,从而加深自己的孤独感。要想倾诉情绪,请选择那些绝对可以包容你的人。


父母、伴侣或者朋友,在最开始都可以包容你。但这种包容常常会因为时间而改变。所以,不要让原本可以包容你的人变得对你不耐烦。


如果你察觉到对方已经开始有些言语闪烁,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对方不耐烦的前兆。换个人倾诉是个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安慰。


第二步,就算内心再害怕,也要保持昂扬的心态。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才能真正摧毁一个人。所以不管是觉得被孤立还是真的被孤立,都要让自己充满斗志。第一步中所提到的发泄情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自己给自己鼓励。当孤立感出现时,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情绪。可以试着做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10个优点。每次感到沮丧的时候就念上几遍,会有不错的效果。


人在逆境中不外乎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振奋精神,第二种则是贬低自己。而且中国人通常讲究含蓄美,所以在害怕时,要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其实难度是很高的。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从外表入手,然后逐渐深入,直到最后通过这种描写来肯定内心。


比如说,最开始可以写“我身体健康”或者“我是长跑健将”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在说服自己相信这些优点后,可以更深入一点,找出自己例如“我工作很有能力,写公文很快”,或是“我在朋友中口碑不错,他们都喜欢和我聊天”之类的。


最后的优点,当然要和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值得别人去爱”,或是“我能够很清晰地分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此类的评价性话语。


第三步,找寻那些可以真正支持你的人。这些人可能平时与你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特质,可以让你在不安和彷徨的时候坚定起来。找到他们,善待他们,但不要过分烦扰他们。让他们明白你的情感,明白你是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这样你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心理学中有个说法,叫“交换好感”。指的是人们往往会对那些向自己主动示好的人回报善意。这并不是指两个人之间像做生意那样进行感情的交换,而是一种类似于磁铁相互吸引那样的心理原则。所谓的“将心比心”,正是这样。


人们心理的不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