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生做好一件事 >

第6章

一生做好一件事-第6章

小说: 一生做好一件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内,听我讲课的老师往往这样评价:徐老师,你讲珠心算哪里是一个数学老师讲课,分明是一个艺术家在激情四溢地当众演讲。
这不奇怪。古老独特的中国算盘,神机妙算的珠心算,本来就是艺术品,何况我钟情了那么多年?
中间休息。我从讲台上下来,李锦成眉花眼笑的。我问:“你怎么那么高兴啊?”
他向听众席上一呶嘴,“你知道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吗?”
我摇了摇头。
“你知道不知道,马哈蒂尔总理,好几次举着你送给他的小算盘到国会上说,我要徐思众,我要徐思众的算盘,我要徐思众的珠心算教学法。总之一切都是徐思众的好。有很多人相信总理的眼光决不会错,但还有一些人并不以为然,认为总理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个珠心算谁都能搞嘛,光马来西亚就有80多个珠心算教育机构。你总理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非要让中国的徐思众千里迢迢到马来西亚教呢?这里还有不服气的意思啊。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除了教育部指定的50来个教师以外,多出来的七八十人,有本地的官员,还有专门从吉隆坡赶来的官员;有看热闹的,更多的人是你的马来西亚同行和竞争对手,他们要来看看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看看这个中国老师到底是不是不同凡响。”




(17)总理说:你还没有给我签字呢




“你还没有给我签字呢。”
当天的课非常成功。有的老师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一声:“好!”有的老师冲我点点头用英文道一句:“Good!”更多的老师挥手向我致意。
听不懂马来语,李锦成转告我,许多老师在三三两两地议论今天的课和中国老师,他们认为这个中国老师有料,这个中国老师有货,这个中国老师不白请……
我自己还有一个重大收获。这100来天,我利用四处讲学的机会,几乎走遍马来西亚每一个州,考察了各个层面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原始森林地带。
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感觉让外国人学习珠心算,语言是一个最大的障碍。中国珠算口诀千锤百炼,十分经典,用中文背诵琅琅上口,很容易记住。但外国人怎么背诵中国珠算口诀?我想必须化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要搞出一种让外国人感到形象化的乘法口诀。这件事在珠心算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但这个问题不解决,推广珠心算势必困难重重。
马哈蒂尔的中文秘书李锦宗后来告诉我,总理其实一直密切关注我的培训情况。我的培训情况,隔几天都要由专人向总理进行报告。而且,参加培训听课的老师,每天都要给我打分评估,并由专人进行统计,每天都要将统计结果递交教育部部长甚至是总理那里。
怎么打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评估项目:
第一,徐思众珠心算教学法是否符合马来西亚的国情;
第二,徐思众珠心算的内容,对马来西亚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否有所帮助;
第三,与马来西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否吻合,是否有抵触的地方;
第四,马来西亚小学数学教师是否容易接受;
第五,徐思众的演讲是否生动科学……
培训成功,触动了整个教育部,上上下下都在议论徐思众。培训结束,我即将回国之前,教育部根据马哈蒂尔总理的指示,安排我到总理府去见马哈蒂尔,时间是1997年1月31日上午10点至11点。
这是马哈蒂尔第四次接见我。
见到总理后,我首先呈上一份有关这次培训情况的报告,报告全文有两万余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参加培训的部分老师的体会和评语。
我对总理说:“教育部关于在马来西亚小学开展珠心算教育的方案是必要和可行的,老师们经过刻苦学习,完全能掌握珠心算教学方法;这次培训使老师们明白珠心算能够提升马来西亚孩子的数学水平,能够开发他们的早期智力。”
总理接过报告一边认真翻阅,一边赞叹有加:“不错,不错。你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绩。”
此时,我拿出了一本《中国珠算心算大全》,赠送给马哈蒂尔总理。
“这本书是1995年10月第二次见您时,给您看的100多万字的书稿印成的。当时,我曾向您承诺,书正式出版后,我要第一时间送给您。”
马哈蒂尔接过书:“谢谢,谢谢。”他拿起书翻了几遍,像想起什么事似的又把书递给了我:“徐老师,你还没有给我签字呢。”
我接过书当场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
Y。A。BDatoSeriDr。MahathirbinMohamad;
“MalaysiaBoleh”
马哈蒂尔总理看了我写的这几行字,眼睛一亮,会心地笑起来。




(18)惊叹小神算子们!




“我早就想看看中国小学生的神奇表演。”
总理为何这样高兴呢?因为,我写的“MalaysiaBoleh”,是马哈蒂尔最先说的也是最爱说的一句话。更是许多场合,马来西亚人爱喊的一句口号:“马来西亚‘薄来’!”
“马来西亚‘薄来’”就是“马来西亚,能!”。
我还能从马哈蒂尔的微笑中感受到,总理对在全国小学推行珠心算已经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总理再次诚恳地邀请我来马来西亚。他对我说:“我请你过来。你要马来西亚永久居留权也可以,你要马来西亚公民权也可以,你要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多次出入签证也可以。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你帮助了我们国家,我们应该给你最好的待遇。”
这已经是总理第四次发出邀请了。我很感动,但珠心算毕竟是中国的国粹,我愿意以中国人的身份发扬它光大它。
我对总理说:“还是给我往返多次出入签证吧。”
是年11月,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要主办一个“东方神珠――珠心算交流活动”,并邀请我们组成一个珠心算代表团参加这次交流大会。
我们的交流活动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小神算子的表演让马来西亚人如痴如醉。马来西亚各大报纸都作了报道。马哈蒂尔的中文秘书李锦宗从报上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打电话给李锦成,让我和他联系。
我将电话打到了李锦宗秘书处。李锦宗在电话中说:“你们怎么没有想一想让马哈蒂尔总理也看一下珠心算表演呢?”
我回答:“总理日理万机,怕他没有时间看这样的表演。”
李锦宗接着又问:“你们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11日到达马来西亚,计划在此活动9天,20日返回中国。”
李锦宗说:“今天是17日,争取在两天之内安排你们为总理进行表演。你们要做好准备,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赶紧回答:“一点问题也没有!能为总理表演,将是我们全团的最大荣幸!”
19日下午1点多钟,李锦宗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总理得了感冒,医生一再嘱咐他要休息,可总理一个上午都在忙工作。医生现在要求总理下午休息。”
下午4点将近时,李锦宗又给我打来电话:“总理今天下午非要看你们的表演。医生怎么劝都不听。请你们5点钟务必赶到总理府,为总理进行表演。”
……
“欢迎老朋友。我早就想看看中国小学生珠心算表演,我还特意把夫人也请来了。”
开始进行表演。4位小学生都是慈溪出名的神算子。运算题目甫一报完,孩子们就喊出答案。
马哈蒂尔问我:“经过培训,我们马来西亚的孩子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吗?”
我答:“肯定能。”
总理继续关切地询问:“在马来西亚小学开展珠心算教学,现在主要是语言问题了,以前教珠算要用口诀,用马来文很难解释这些口诀的含义,现在教珠算还要用口诀吗?”
看来总理是做过研究的,我由衷地佩服:“的确有一个语言障碍问题。但这个障碍经过我的研究已经被排除了。”
马哈蒂尔总理听了我的详细讲解,格外高兴。
当天的会见即将结束,总理问:“你们明天不能再留一天吗?”
“恐怕不行了,签证的时间已到,飞机票也买好了。”
总理露出非常遗憾的表情:“明天国会有一个大会,我很想让中国孩子前去表演,让我的议员们也看看这项神奇的技术。”




(19)这是过河拆桥!




丹斯里郑福成常常施以援手。
自从1997年11月19日,马哈蒂尔总理第五次接见我之后,一晃3年过去。一直等不到马来西亚的任何消息,我百思不得其解。
珠心算进军大马面临搁浅的危险。
后来才了解到,不是总理忘掉了我,而是他虽然反复申明要由徐思众来做这个培训工作,却因为批复有关文件时,没有写明徐思众的名字,下面贯彻时有人就斗胆“调了包”,由别人来做了,但是一概不成功。
2001年2月中旬,马来西亚一家珠心算教育机构的老板罗伯达(化名)专程到宁波找我,他一脸诚意:“徐老师,在马来西亚,谁都知道你和马哈蒂尔是好朋友,能不能帮我们引见一下?”他的目的很明确,想伺机和马哈蒂尔总理合影,以便日后能以此打幌子谋取暴利。
但当时我浑然不觉,二话不说:“大家都是为了珠心算教育,为了开发人类智力,我会尽力帮助你们。”
接下来,我和罗伯达就一起商讨具体办法。商量的结果是,我从中国带两个学生,他挑选两个马来西亚学生,4个学生一起为马哈蒂尔总理做珠心算表演。中方随行人员还有:方国祥老师、两名学生家长,以及一名翻译。全程费用由罗伯达公司负责。
我放下了宁波和上海的手头培训,3月8日赴吉隆坡,向总理的首席秘书长巴达利亚呈交了一封求见信。
十来天后,巴达利亚回信了:
定于5月3日下午3点钟在总理府接见徐思众和中国、马来西亚4位学生。
我们决定5月1日从上海启程。
天有不测风云。4月30日晚上9点多,罗伯达突然打来电话:“我的董事长不愿意和你合作了,为了报答你这次的鼎力相助,特聘请你担任我们公司的顾问。每个月付给你1万马币的顾问费,合同一签3年,一次性付给你36万马币……”
当头一棒!我一下明白,马哈蒂尔总理接见的事已经板上定钉,他们可以过河拆桥了!短短时间我上哪拿出七个人的费用?这是迫使我退出,然后失信于总理,他们正好乘虚而入啊!
我对着电话大骂:“你的董事长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可以早点告诉我,偏偏到这个节骨眼才说,明显的是要打我一个措手不及……太不道德了!”
骂完,我强制自己镇静下来,作出决策。
紧要关头,我想到了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高级机要秘书何尔荣,他是我到马来西亚遇到的又一个贵人。我立即给何秘书打了一个电话,“何秘书,我现在的脑子很乱,你帮我拿拿主意,该怎么办?”
何秘书毫不犹豫地指出:“你只能克服一切困难及时赶来。万万不可以在马哈蒂尔总理这儿失去信誉!”
立刻连夜筹措经费。5月1日晚,7人如期飞抵吉隆坡。到达后我立即向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社会名流——丹斯里郑福成,汇报了这次遭遇。
丹斯里,是马来西亚通行的一种爵位,但这个爵位不是英国式加官进爵的爵位,而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这种社会地位由低向高逐步是:拿督、拿督斯里、丹斯里、敦。敦是最高等级的,马哈蒂尔总理退休后就受封为敦。
次日晚上,丹斯里郑福成在联邦酒店设晚宴接风。丹斯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